background image

眼科常用药物
  眼科常用药物

 

  

drugs commonly used in ophthalmology 

  眼科药物治疗是全身药物疗法的一部分,眼病的恢复同全身状态有密切关
系。全身给药后药物到达眼部血管及组织内的浓度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成一定的
比例,而

眼球的屈光间质和眼球壁毛细血管之间,形成了血-房水屏障

,这使

药物经全身给药途径后,在眼内不易达到有效浓度。眼局部用药,因药物直接与
眼球接触,用量小而局部浓度高,能克服血-房水屏障的阻碍,并保证眼内药
物的有效浓度。如治疗眼前部感染性疾病,局部频滴抗感染药,可在表浅组织中
获得较高浓度,收到疗效,因此很少或不需用全身药物治疗。有些药物在全身应
用时,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局部应用既可避免全身不良反应,又可达到治
疗目的。因此,眼科常用局部药物治疗结膜、角膜感染性疾病。此外,局部麻醉药
散瞳药、缩瞳药,局部应用即可达到目的。有一些药物滴入结膜囊内可引起过敏
性接触性皮肤结膜炎。发生这种情况后应立即停用,一般在数日内可恢复正常。

 

  眼科局部用药,分水剂和油膏二种剂型。局部滴用水剂药后,由于眨眼及泪
液的稀释,结膜囊内药物减少,

1~2 小时滴一次,以保持局部浓度

。因药物

多为亲水性,在油质中形成微结晶,仅油膏表面的微结晶可在泪液中溶解起作
用,药物的释放缓慢,仅高脂溶性药物的油膏比滴剂更有疗效。油膏附于眼球表
面常使视力模糊,水剂无此缺点。故白天用水剂,睡前可用油膏。

 

  

局部用药不能在晶状体-虹膜隔后的组织内达到治疗水平

。因此,需将药物

经结膜下、眼球筋膜下或球后注射,以达到治疗水平。有些水溶性药物(如青霉
素),不能穿透

结膜、角膜上皮细胞构成的脂性屏障

,而眼球

筋膜、巩膜为水溶

性屏障

,可行结膜下、球筋膜下注射,使药物进入眼内。

 

  正常时

,眼内血-房水屏障(blood-aquous barrier)可限制很多抗感染药物自全

身血循环透入眼内。

眼内若有炎症,血-房水屏障被破坏,原先不能进入眼内的

药物便可进入眼内达适量浓度

。为使眼内迅速有较高浓度的抗生素,有时可在玻

璃体内注射抗生素,但

注射量和浓度必须严格控制

,因为药物本身的毒性可产

生一些并发症,如白内障、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及葡萄膜炎等。

 

  根据药物对眼的作用,眼科常用药分为散瞳药、降眼压药、抗菌药、抗炎症药
和局部麻醉药。

 

  散瞳药和睫状肌麻痹药

 

散瞳药同时有麻痹睫状肌作用

,可使瞳孔散大失去调

,影响近视力。

虹膜睫状体的肌肉麻痹可减轻虹膜睫状体的炎症,瞳孔散大可

避免虹膜与晶状体发生后粘连

。故

虹膜睫状体炎、手术或外伤后常用散瞳药

。眼底

检查时为能观察到眼底全部,必须散瞳。且应选用作用较快,维持时间短的药物
在验光检查时,应用睫状肌麻痹药,有助于检查的准确性。

 

  常用的散瞳药有阿托品

1~2%溶液或药膏。用于虹膜睫状体炎,急性期需迅

速散开瞳孔,可每日滴水剂

2~3 次,每次 1 滴。病情缓解后改为每晚用眼药膏

一次,保持瞳孔开大即可。若散瞳验光,可选用睫状肌麻痹作用时间较短、恢复
较快的药物,如

2~5%后马托品膏。儿童的验光,要求睫状肌完全麻痹,必须

用阿托品膏,在验光前连续用

3 天。 婴幼儿的鼻泪管较短,阿托品滴用后,可

经鼻泪管流入鼻腔,为鼻粘膜所吸收,引起皮肤潮红、口干、腹泻、烦躁不安等中
毒症状。适量饮水,即可缓解。因此,婴幼儿滴用阿托品后,应压迫内眦部泪点
3~5 分钟,使药液不流入鼻腔,防止阿托品中毒。 
  瞳孔散大后,虹膜堆积于周边部,故具有前房角狭窄、青光眼趋势的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