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6章

   

  

涎腺是外分泌腺,其分泌物即唾液经导管系统流入口腔,,故涎腺又称唾

液腺(

salivary)。除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大对大涎腺,还有很多小涎腺分布

于口腔黏膜和黏膜下层,按其所在解剖部位而命名,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

磨牙后腺等。据统计,

25%的唾液来自腮腺和 60%来自下颌下腺,5%来自舌

下腺,

5%-10%来自小涎腺。唾液有湿润黏膜,溶解食物和促进消化的作用。

               

  

第一节 涎腺的组织结构

涎腺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组成。实质即由分泌单位(

secretory  unit ),皮

脂腺和肌上皮细胞组成,分泌单位包括腺泡与导管系统。导管系统由闰管,分泌

管(纹管)和排泄管三部分组成,闰管和分泌管位于小叶内,排泄管穿行于小

叶间。间质即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与叶间或小叶间隔,其中有血管、淋巴

管和神经出入。

                  

   分泌单位

        

(一、) 腺 泡 腺泡连接于导管末端,由单层腺上皮细胞组成。腺泡外周

有一层薄的基底膜包绕,在腺细胞和基底膜间,有肌上皮细胞附于腺细胞上,

它具有收缩能力,有助于腺泡分泌物的排出。根据腺泡的形态、结构和分泌物质

的不同,可分为浆液性、黏液性、混合性三种类型。

1

    

浆液性腺泡

浆液性腺泡(

serous acinus)呈球状,由浆液细胞组成。

分泌物稀薄,呈水样,含唾液淀粉酶和少量粘液。因此,更准确的名称应为浆黏

液细胞(

seromucous cells)。

光镜下,细胞呈锥体形,基底部较宽,紧附于基底膜上,顶端向着腔内。胞

核为圆形,位于基底部

1/3 处。胞浆嗜碱性,含 PAS 阳性的分泌颗粒,称酶原

颗粒(

zymogen granule),其直径约为 1um。当细胞分泌时,分泌颗粒减

少;同时,细胞体积变小,胞核增大,核仁明显。

电镜下,浆液细胞具有合成、贮存和分泌蛋白质细胞的特征,表现为细胞核

染色质随着细胞的分泌周期而改变,分泌早期细胞核内主要是常染色质,分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