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水质分析质量控制的探讨

    摘要:水质分析的质量控制过程应该包括:样品的采集、实验室内部的控制、实验室外部
的控制以及数据的处理等方面。本文分析了从样品的采集到实验室的分析进行了质量控制方
法的简要探讨。即从样品的准备、实验室方法的选择、标准曲线、控制图的运用和数据检验等
方面对水质分析质量的控制。

 

  关键词:水质分析;质量控制

 

  水质分析是评价水质和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并且环境监测技术和环境保护的重
要组成部分。水质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准确的、可靠的、可供评价环境水质质量和了解环境
水质质量状况的信息,从而关系到正确制订管理措施

,、科学立法等多方面。为此,水质分析的

质量即结果是否具有精密性、准确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逐渐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共同
关注。只有取得合乎质量要求的分析测试结果,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并指导人们认识水环境、
评价水环境、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环境的行动。

 

  

1.样品的准备 

  样品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现场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样品的采集是水质分析过程
的第一步,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决定了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等。因此,样品
的采集过程是水质分析质量保证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而所采集的样品质量是否在允许范围之

,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准确与否的一个先决条件。 

  

1.1 样品的采集 

  采样之前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采样方法,步骤,应急措施等,最好要细化到
每一个指标的具体的采样方法步骤。如要为几条排污河渠建设综合污水处理厂所进行的水质
分析,这时从各河道取单样分析就不如综合样更为科学。因为各河道的污水汇集后相互反应
对设施的处理性能及成份产生明显影响。由于不可能对相互作用进行数学模型,因此取综合
水样可能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一般采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参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
法》中的具体针某一种指标的采样方法。而对于特定的指标和具体的条件的采样,可以自行
设计方法,但必要时应该检验采样方法是否对分析结果有明显影响。如用

F 检验可判断采样

方法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误差是否对样品分析结果有无明显影响

,若影响不显著,说明采样误

差引起的结果变化明显小于监测区域内所测物质含量的真实变化

,则这批数据是可靠的[1]。

对于常规水环境质量监视性监测,都是定时、定点单次监测,不涉及监测数据完整性问题

  

1.2 水样的保存和运输 

  水样的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冻,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

速度。

2)加入化学保存剂,不同分析指标所加保存剂不一样,但是注意:样品保存剂如酸

碱或其他试剂在采样前应进行空白试验,其纯度和等级必须达到分析要求。水样采集后立即
送回实验室,根据采样点的位置和每个项目分析前最长保存时间,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

 

  

2.实验室控制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实验方法的选择 

  根据分析要求和目的的不同,从各实验室目前设备和条件出发,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
最好采用

“标准分析方法”,这样有利于分析结果的相互比较[4]。 

  

2.2 必须规定相对标准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