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第一章:

.名词

1.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就是为保护环境和保障人群健康,运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公共
卫生学等方法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过
程。
2.监事性检测:对指定污染因素或污染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定期的、常规性监测,以确
定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污染控制措施执行的效果,判断环境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
的进展。
3.环境优先污染物:实际上已知的化学品有 700 万种之多,而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已达
10 万种。因此不论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污染物的危害程度的差异性而言,人们不可
能对每一种化学品都进行监测、实行控制,而只能有重点、针对性的对部分污染物进行监
测和控制。这就必须确定一个筛选原则,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
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筛选过程就是数
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 环境优先污染物 ,简称为 优先污染物

Priority Pollutants)。。

4.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指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
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方法等,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发布的各种标准的
总成。
5.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6.环境质量标准:它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维持生态平衡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
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它是衡量环境质量的依据、
环保政策的目标、环境管理的依据,也是制定污染物控制标准的基础。
7.污染物控制标准:它是为了实现环境质量要求而对污染源产生排入环境的污染物质或
有害因素,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做出的限制性规定。
二.填空
1.按监测目的可将监测分为:监视性监测、事故性监测、研究性监测
2.环境监测的特点有: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3.监测分析方法有三个层次,它们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全国统一分析法,试行法。
4.环境污染具有:自然性、毒性、时空分布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
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
5.环境监测的发展可分为:

 ②

 ③

、被动监测阶段

、主动监测阶段

自动监测阶段

.问答题

1.制定环境标准应遵循什么原则?我国环境标准有几类?

答: 遵循法律依据和科学规律 区别对待原则 可行性原则 协调配套原则 国际标
准和其他国家的相关标准的借鉴

分为这几类: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方法标准 环境
标准样品标准
2.如何理解环境污染的时间分布性和空间分布性 ?掌握这些性质对监测工作有何指导意

?   答: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被稀释扩散,造成由点源到面源的

更大范围的污染,这是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性;而由于空间位置不同,污染物的浓度和
强度分布对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这是其时间分布性。掌握这些性质对于确定目标监测
污染物,合理进行采样点的布设,准确评价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都十分必要。
3.在环境监测中为什么要实行优先监测?如何实现优先监测?、
答:实际上已知的化学品有

700 万种之多,而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已达 10 万种。因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