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环境学导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大气二次污染物:

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

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2、土壤净化:

 土壤净化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吸附、分解、迁移、转化)作用,

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毒性、活性降低的过程。

3、固体废物资源化:

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

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

—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4.环境背景值:

环境中的诸因素

,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人体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化

学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5.人口环境容量:

又称

“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

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二、填空题
1.水体富营养化的判断指标一般包括

氮、磷浓度、叶绿素

 

     α      含量

 

 

、湖水透明度和溶解氧等项。

2.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物种多样性、

遗传

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

 多样性。

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工业生产、燃烧排放有毒气体

 

    和 热带森林、温带植被

破坏

 

4.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的方法有许多种、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卫生填埋、

堆肥

焚烧

5.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速度取决于农药本身的

溶解度

蒸汽压

和近地表的空气层扩散速

度。
三、选择题
1.大气还原型污染经常发生在( 

 

低温、高湿

 )情况下。

2.下列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全球温室效应

 

)。

3.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 规定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浓
度的大气标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4.震惊世界的日本骨痛病是由于人食用了富集( 镉 )的食物而引起的病变。
5.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分一、二、三级处理,其中三级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氮、磷

 

)。

4、 简答题

1.什么叫农药残留量?简述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

农药残留量指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

①包括光化学降解、②化学降解和③微生物降解。光

化学降解包括光分解、光氧化、光水解和光异构化;化学降解主要是水解和氧化;微生物降
解包括脱氯作用、氧化还原作用、脱烷基作用、水解和环裂解作用。

2 什么是逆温?简述辐射逆温的产生和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逆温指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晴空少云夜间,当风速较少时,地面因强烈的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近地面气层冷却最强
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自地面向上渐发展的逆温层,称为辐射逆温。
    据大气稳定度的分析,当发生等温或逆温时,大气是稳定的,所以逆温的存在,大大阻
碍了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的污染气流不能穿过逆温层而积聚在它下面,会造成严重的大
气污染现象。

3.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有机污染物分为易降解与难降解的有机物

, 易降解有机物进入水体后,可发生生物降解,规

律是:首先在细胞膜外发生水解,然后在细胞内部继续水解和氧化。降解的后期产物是生成
各种有机酸,在有氧条件下继续分解,最终产物是

CO2、H2O 及 NO3 等;在缺氧条件下则

进行反消化、酸性发酵等过程,最终产物除

CO2 和 H2O 外还有 NO3、有机酸、醇等。如淀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