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隧道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的流程和方法

 摘要:设计是整个项目的源头。从源头抓起,科学做好隧道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能最大
限度地降低隧道各类风险,降低工程造价,为后期运营管理提供更大的便利条件,起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隧道设计

 风险评估 

  设计阶段风险评估又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

3 个阶段的风险评估。 

  一、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评估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风险评估主要是针对安全、工期、投资、环境等几方面展开的。这一阶
段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风险识别,但由于勘察资料详略不一和设计深度深浅不等,加之时
常遇到地质水文条件、采空区、环境保护区等缺少更准确的技术资料,一般采用专家调查表
法更经济、简便、适用。这一方法起源于

20 世纪 40 年代末期,在工程领域应用较广,主要做

法是通过与多名专家及时的纵横向沟通,反复校正,以逐步形成预测和识别依据。风险衡量
和评价,一般采用定性的方法,在有条件的地区或是有详细的地质资料情况下,最好采用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隧道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风险因素分析如表

1。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要按照目标风险进行分类,确定单项风险因素的致险概率和后
果,按照风险指数进行风险分级,对于一般隧道可根据接受准则对每一风险因素提出应对
措施。对于低度风险,可忽略;对于中度风险,应在初步设计阶段加强地质勘察,加深线路
方案和隧道技术方案的研究,并进行更深入评估,如在郑西客运专线的可研阶段,就专门
针对线路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长时间深入方案论证,充分揭示了在这一
地区建设客运专线隧道可能遇到的技术风险,为后期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对于高度及
以上风险,应慎重研究修改或改变线路或隧道技术方案,如向莆铁路戴云山隧道,原设计
方案隧道长度约

28km,地下水极其发育,且水压很高,隧道大部分地段为反坡施工,施工

安全、工期和投资风险极大,后来调整线路纵坡,绕长线路,缩短隧道长度,从根本上降低
了隧道的施工风险。

 

  二、初步设计阶段风险评估

 

  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可行性研究阶段评估结果,结合本阶段的勘察资料和设计原则,
对采用矿山法施工的塌方、瓦斯、突水突泥、岩爆、大变形等典型风险进行评估,对采用掘进
机法和盾构法施工的设备、掘进、盾构进出洞等典型风险进行评估。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隧道
地质纵断面情况分段评估,确定初始风险(典型风险)等级,提出相应的设计措施。采用矿
山法施工的隧道主要风险因素如表

2 所示。 

  三、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

 

  施工图阶段已有比较详尽的勘察设计资料和设计文件,

 应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对

设计方案需进行重大修改的隧道进行评估。对高度等级的残留风险,设计单位应提出风险减
缓措施,减低风险到中度及以下。对中度等级的残留风险,应在施工图注意事项中明确,在
施工阶段予以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