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浅析石油地质理论新进展及勘探意

 摘

 要: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深入发展,陆续揭示了一系列有悖于传统石油地质理

论的现象。对石油地质理论的产生,从以下几方面注入新思想:

 

①富油气凹陷具有满凹含

油特征,即由于优质烃源岩与席状砂体间互发育,在富油气凹陷内具有广泛的成藏几率,
可跳出二级构造带的概念,实现满凹勘探。

②叠合盆地中、下部组合有悖于传统的石油地质

特征,表现为:高压条件下生烃过程滞后,液态窗变宽变深,从而增加了在深层寻找液态
烃的机会;历经多期变动的深层油气藏,其分布不完全遵从源控论;受早成藏、晚埋藏、超
压抗压实、构造托举与盐岩悬浮,以及次生作用的控制,深层有好储层;受多期叠加作用形
成的二级构造带含油气性变化大。

 

  关键词:石油地质理论

 满凹含油论 成藏特征 高效成藏 油气勘探 

  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大石油科技工作者在学习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陆
相沉积盆地的特点,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相石油地质理论。陆相石油地质理论
的核心可以概括为陆相生油论、源控论与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用这些理论指导我国陆相沉
积盆地的油气勘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油气地质理论进展较为显

著的富油气凹陷

”满凹含油论来”讨论,以推动未来岩性地层油气藏组合及天然气勘探工作

的深入开展。

 

  

1 富油气凹陷

“满凹含油论”及意义 

  

1.1 满凹含油论的概念 

  满凹含油是指在富油气凹陷内,优质烃源灶提供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陆相沉积多
水系与频繁的湖盆振荡,导致湖水大面积收缩与扩张,使砂体与烃源岩不仅间互,而且大
面积接触。从而使各类储集体有最大的成藏机会,而其含油范围超出二级构造带,并在斜坡
区与凹陷深部位都有油气成藏和分布,呈现整个凹陷都含油的局面。

 

  

1.2 满凹含油论的内涵 

  

“满凹含油论”的提出是对以陆相生油论、源控论及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为核心的陆相石

油地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基于陆相生油理论在我国陆相沉积盆地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
发现了一系列油气田;基于

“源控论”得出找油的认识;基于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总结了

断陷、坳陷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并以二级构造带划分及评价为核心,有效地指导了勘探实践。
近年来,随着勘探的深入,尤其是一系列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发现,人们开始注意到,陆相
沉积盆地中油气藏分布不仅局限于正向二级构造带,有很多油气藏在斜坡部位甚至是向斜
中心部位均有分布。结合

“富油气凹陷”概念及其油气藏分布特征,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

”的提出,旨在强调在陆相沉积盆地富油气凹陷中,油气分布已经超越了二级构造带的范

围,在斜坡和凹陷深部位都有油气藏形成,整个凹陷都呈现含油局面,可以实现满凹勘探。
此外,

“满凹含油”除强调富油气凹陷到处可能都有油气外,也强调油气聚集的丰度和品位

有较大的变化,并非说所有的油气聚集都有经济效益。近几年对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气富集特
征的研究发现,在呈席状砂体中,主砂带、裂缝发育带以及与鼻状构造背景配位的各类储集
体,可使大面积低丰度聚集的岩性地层油气藏

“贫中有富”。 

  

2 富油气凹陷油气分布 

  富油气凹陷具有满凹含油特征,但同时油气藏分布也不均一。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分布受
“三面”控制,沿“五带”富集。所谓“三面”就是最大湖泛面、不整合面与断层面。统计显示,
多数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受

“三面”控制。所谓“五带”是指有利沉积相带、古地形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