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吉水某建筑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摘 要:通过野外调查,文章对吉水某建筑场地的气象、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
条件、地质构造条件、地震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场地地质
环境条件分析的结论。

 

  关键词:地质;环境;场地

 

  

1 场地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吉水县城东,与京九铁路及

105 国道和赣粤高速公路相接。场地及其周边

主要为丘陵地形,高程一般为

100~250 m;地层岩性以青白口系、震旦系变质岩为主,构

造以褶皱、断层为主,残坡积层厚度

1~3 m,强风化带厚度 1.0~5.0 m;地下水类型以构造

裂隙水为主。场地建设活动,对区内地质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有可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
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2 场地地质环境 

  

2.1 气象、水文条件 

  场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

18

℃,最低为零下 5~6℃,

最高为

38~40

℃。雨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年平均降雨量 1 600 mm,24 h 最大降水量

217.80 mm,1 h 最大降水量 65.70 mm。全年无霜期 280~290 d。场区地表水系较发育,以恩
江河及季节性沟谷溪流为主。

 

  

2.2 地形地貌条件 

  建设场地按地貌成因类型和形态特征分为两种地貌单元:侵蚀构造丘陵地形、河谷平原
地形。

 

  侵蚀构造丘陵地形分布于评估区北部、中部,为构造抬升过程中,遭受强侵蚀切割作用
形成的锯状、垄状地形。地形切割较深,植被茂盛,覆盖率达

80%以上。河谷平原穿插于低山、

河谷之间,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地势东侧高,西侧低,河谷平原呈条带状分布于位于
评估区南东部。

 

  

2.3 地层岩性 

  建设场地内出露地层为青白口系上施组、震旦系下坊组及第四系现将地层。

 

  

①上施组。下部主要为浅灰—灰黄色中厚层状变余长石石英杂砂岩,与同色夹薄层状绢

云母千枚岩、凝灰质千枚岩不等厚互层或夹层;上部为凝灰质千枚岩、千枚状沉凝灰岩、凝灰
质粉砂质千枚岩或板岩。

 

  

②下坊组。下部为黄褐色、厚层状变余岩屑杂砂岩与灰白色薄层状绢云千枚岩不等厚互

层。中部为紫红色、青灰色薄层绢云母千枚岩、绢云绿泥千枚岩、粉砂质千枚岩。上部为灰白色
绢云母千枚岩。

 

  

③第四系。亚砂土及亚粘土:土黄色、砖红色。主要分布于沟谷,呈狭窄条带。残坡积层

均为震旦系上部岩层风化之碎块堆积物,分布于山坡地带,厚

0~10 m。 

  

2.4 地质构造条件 

  场区位于富滩向斜的北东翼。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西西

—南南东,为一形态复杂的倒转

向斜,轴面产状以

190°~230°

∠60°~70°,次级褶皱发育,断裂较多,地质构造总体特征

以褶皱为主,伴有较发育的断裂构造。

 

  芦溪岭复式倒转向斜,地层总体走向北西西、北东东

—近东西,总体倾向南西,局部倾

向北东,倾角一般

60°~80°,沿走向和倾向次级褶皱较发育;在剖面上呈

“蛇形”状出现,

体现了区内褶皱沿走向和倾向各区段有简有繁、简繁交替出现的构造特点。

 

  场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走向南部以北西向为主,北部为北东向,中部近东西向 。
F1 、F2 规模较大,对场地影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