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货币政策与信贷市场中非正规金融的关系

非正规金融主要指金融体系中没有受到国家信用控制和监管的金融交易活动,包括非正规
的金融中介和非正规的金融市场。信贷市场中的非正规金融,即民间借贷,作为金融市场上
一种越来越广泛的活动,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个人、企业生产及其他急需资金,弥
补金融机构信贷不足,加速社会资金流动和利用,起到了拾遗补缺的正面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
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主要调节市场中货币供给和利率,而货币供给尤其是信
贷供需和利率的调整决定着民间融资的发展和走向。为了保证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必须考虑
民间信贷在政策实施中的作用。处理好货币政策和信贷市场中非正规金融的关系,引导我国
民间借贷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对于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货币政策的实施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
  首先,实施货币政策调整的利率是在市场上受监管的利率,当市场利率变高,更多资
金需求者会选择民间借贷,导致民间借贷规模上升。而民间借贷的利率会因为需求的增加而
升高,民间借贷风险随之增加,政府监管之外的资金流动增多,影响了其稳定性。当市场利
率变低,民间借贷的资金会进入规范化的市场,信贷市场发展更加平稳和安全。
  其次,对于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信贷行
为更加积极,民间借贷利率和市场利率都应降低,这会促进借贷规模和金额的增加。若实施
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信贷行为将逐渐淡出规范市场监管的视野,转向非正规
金融规范市场,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和监管的缺失,非正规金融信贷市场规模与风险同时增
加。
  

2007 年至 2008 年上半年间,因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紧缩

信贷规模,部分企业和个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资金短缺问题。民间融资借此契机得以迅速发
展,民间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2008 年 9 月至 2010 年期间,货币政策波动较大,但以宽松的

货币政策为主线,国家存贷基本利率经过了

6 次调整,减幅累计达到 0.418%。2010 年下半

年以来,国家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存贷款基准利率经过三次以

0.25%上调,从而抑

制了贷款需求。一些企业在经营困难急需资金时,却遭遇到了银根收紧的难题。货币政策呈

“紧”、“松”、“紧”的频繁变化,而信贷规模又是计划管理,这种国家宏观政策上的不可预

测性,使多数私营企业难以适应,给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冲击。
  我国货币政策一般是

“逆经济方向行事”,也就是说在经济过热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低迷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对信贷市场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宽松的货币
政策会增加信贷市场中的货币供给,降低贷款成本,非正规金融的信贷规模也随之增加。但
经济在宽松的政策中仍处于低迷状态,借贷资本一般会流向实体经济这些收益稳定、风险较
低的部门。而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借贷利息上升,正规金融信贷成本上升,更
多借贷需求者转向非正规金融市场,此时经济处于高涨状态,因此借贷资本更多会流向房
地产等那些收益高、风险大的非实体经济部门。
  二、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评价一个阶段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通常通过统计数据指标来反应,如货币乘数、货币流
通速度、存贷款流量、利率变化等。由于非正规金融游离于监管之外,其发挥的作用往往被忽
略掉,影响了对货币政策效果的正确评价。
  一是对利率的影响。正规金融机构利率由国家确定,而非正规金融的借贷利率是根据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