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常用桥梁地基处理方法分析

    桥梁上部结构荷载通常较大,后期质量稳定、承载能力高的钻孔灌注桩往往成
为绝大多数桥梁工程首选的基础形式。桥梁桩基的设计是否得当,对工程造价、
质量、工期及使用影响很大。所以在桥梁施工中做好桥梁地基的处理至关重要。

  基础是桥梁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桥梁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
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
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
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扩大地
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
时才使用。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
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
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
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
土层考虑。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
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相应参数。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杂填土应
查明堆积历史,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1.桥梁工程桩基施工混凝土中存在的几个技术问题

  

1.1 桩基施工中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与桩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样,且护

壁应高出地面至少

30 厘米,另外应对护壁进行仔细检查有无漏水和渗水。

  

1.2 桩基混凝土配合比,应在施工前选择取料场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合格后,

分人工挖孔桩和钻孔桩进行配合比设计,一般情况下,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坍
落度比人工挖孔桩混凝土坍落度要大,但无论何种混凝土都应满足施工工艺的
具体要求,如混凝土坍落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等,其中最重要是混凝土粘聚
性和保水性一定要好。

  

1.3 混凝土灌注前应仔细对孔底进行检查,检查孔底有无积水和沉渣。一般

情况下,沉渣较容易清除,但由于地下水位比较高时,积水就难清尽,鉴于此
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地下水量较少时,可在第一盘混凝土灌注前使用海
绵、毛毡等物品尽量将孔底积水吸干净,一旦吸干净就可以立即进行混凝土灌注
且第一盘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应适大加大,灌注高度应严格进行控制,也利混凝
土充分振捣;一是地下水量较大采用海绵、毛毡无法吸干净时,可以考虑按钻孔
桩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1.4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应仔细对每盘混凝土下料量和导管拔管高度进行

严格的计算。否则极易出现导管拔出混凝土以造成断桩,另外,应将混凝土灌注
超过桩顶设计标高至少

0.8 米,也保证将桩头凿出浮浆后桩顶的混凝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