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零损耗钢筋下料法

    做工程挣的是

“细钱”,在总价已然基本固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压缩合理成本,是争取

利润的唯一途径。成本控制的微妙之处,就在于那分毫之间的算计。
 
  钢筋的用度,在工程项目成本中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控制好钢筋的损耗,无疑是项
目管理人员的关注重点。在中国内地,钢筋的标准损耗率为

3%,但是很少有施工单位能够

做到;在香港,由于规范不允许使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故钢筋的标准损耗率定在

4.6%,

实际上施工单位一样难以控制到这个水平。

  近几年来,钢材的价格一路飙升,特别是

2008 年,香港建材市场的钢筋价格从年初的

每吨

4000 港元左右,猛增到后来的 9000 多港元,使得钢筋在工程成本中的比重日渐增大。

这样一来,钢筋的有效使用和合理节约就有了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成了工程人员不得不
认真面对的问题。

  在目前的工程施工领域,钢筋损耗的大小,与钢筋翻样有很大的关系,下料的合理性
直接影响着损耗率的大小。而下料是一项很繁杂的工作,要检查其合理性,检查的工作量与
翻样的工作量几乎相若,因此,现场基本不会有复查的机会。所以,下料的合理性完全取决
于翻样人员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在现场,翻样人员为了方便钢筋的绑扎,对墙、柱标准层下料往往会用如下的公式进行
计算:

L=n×H+L1。其中:L 为下料长度;n 为层数,当单层下料时,取 1,当两层一起下

料时,取

2;H 为层高;L1 为搭接长度,当用锥(直)螺纹、电渣压力焊进行连接时,取

0。

  这样下料,无疑会方便施工。因为如果用此方法,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伸出混凝土
面的钢筋高度基本是最低的,刚好是一个搭接长度和接头错开长度,或者是电渣压力焊、直
(锥)螺纹连接的最佳操作高度。

  例如,一根直径为

16 毫米的钢筋,需要为层高 3.6 米的建筑下料,若 50%错开,搭接

长度是

40.6 倍的直径,即 0.65 米,单层开料长,则下料长度计算式为:L=1×3.6 米+0.65 米

=4.25 米,一根原长 12 米的钢筋下两次料后为 8.5 米,还剩下 3.5 米,浪费掉是多么可惜。
当然,可能别的地方用得着这个余料,但是这种计算方法明显是不合理的。

  怎样才算合理呢?当然是零损耗下料法,即完全没有损耗的下料方法。为了便于阐述其
原理,这里举一个例子(以内地的强制性规范及计算方法为依据),列出了两种典型钢筋
及其主要的连接方式的标准层下料,其中

D 上、E 上指计算表格的上一格的数据,具体如下

表所示:

  【按:此处原文无表。可有同学寻思着制作一下?】

  由以上下料表可以看出,不管是搭接接连还是螺纹连接,下料长度只有两种规格

——3

米或

4 米(其实,当层高较高或有较好的工作台时,下料长度可以为 6 米,视具体情况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