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图 1
试验装置示意图
2.2 污泥絮体培养
按照不同接种污泥来源,将反应器分为两组(R1~R3 和 R4~R6),R1~R3 接种污泥取自马
鞍山市某污水处理厂(W1,A2O 工艺)二沉池,R4~R6 接种污泥取自马鞍山市另一污水处理厂
(W2,氧化沟工艺)二沉池.试验以安徽工业大学教职工生活区污水为基质,按照 1 ∶ 10 比
例稀释,再以葡萄糖为碳源,氯化铵为氮源,磷酸二氢钾为磷源,将进水中 COD ∶ TN ∶ TP
调节为 100 ∶ 5 ∶ 1.两组中的 3 个反应器 COD 分别控制为 200、400、600 mg · L-1 左
右,目的在于使得驯化后各反应器中污泥性状多元化,以保证模型有较好的适用范围.
反应器采用水浴方式控温,温度保持在(20±1)℃.反应器每天运行 2 个周期,每个周期
为 12 h,其中,进水时间为 10 min,反应时间为 10 h,沉淀时间为 30 min,排水时间为
20 min,待机时间为 1 h.
2.3 图像采集与分析
在曝气条件下,每隔 1~2 d 对 6 根反应器采样 1 次.从反应器液面下 20 cm 处采集 150 mL
泥水混合样品于锥形瓶中,混匀后用量筒取其中 100 mL 测 SV,余下 50 mL 样品用于显微图
像采集.事先将移液枪头部切去一段,以便絮体顺利通过,用移液枪从 50 mL 样品中取 25 μ
L 置于载玻片上,再覆上 24 mm×24 mm 的盖玻片,置于奥林巴斯 BX53 显微镜(奥林巴斯,
日本)载物台上.显微镜接 Mshot DC30 数码相机(明美,中国),并采用配套的 MShot Dig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