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李叫兽做任何事都想到要有策略(也就是《思维力
:
高效的系统思维》一书倡导的
 
框架
之一),甚至连初中时打架都要找到方法;我们的行政小姑娘其实是不错的一名员工,态
度很好而且敢于担事,但在进入到一个陌生领域时,第一反应却不是先找有经验的同事咨
询或找几本运营推广的书了解基本的做事框架,而是直接按自己的本能做事。按框架而非
本能行事,我想这可能就是李叫兽领先于绝大多数
91
年同龄人的地方吧。
 
 
 
我们为什么会按本能行事
 
 
何谓本能呢?本能就是无需大脑费力思考、无意识的活动。我们大脑在
90%
,甚至更高比
例的情况下都是在按本能行事,其中一些本能是老祖宗从基因里遗传给我们的(比如生下来
就知道要喝奶),当然这是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本能都是我们经过反复练习,有些甚至
是通过血的教训才形成的,比如不将手伸到沸水里去。
 
 
 
人为什么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按本能行事呢,这又跟我们大脑的生理机制有关了。我们的大
脑其实是个大懒虫,偏好惰性思考。大脑的这种懒惰本性体现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
上就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尽可能避免费力思考,而是利用大脑轻松、无意识的惯性思维做
判断。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
·
卡尼曼在其巨著《思考,快与慢》中,通过严谨的实验也证实
了人类本性懒惰的这种情况,他在书中提到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保持连贯的思维或时不时积极思考都需要自我控制力。不断转换
任务和提高大脑运转速度从本质上说是不会让人感到快乐的,人们总是尽可能避开这种情况,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最省力法则能成为法则。
 
 
大脑的这种懒惰其实并非坏事,因为正是这种懒惰大脑才能够快速思考、并驱动我们的本能
行为,而这也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比如我们在骑车时对面突然冲过来一辆汽车,大多数人
都会第一时间弃车而逃。为什么能做到这点?这是懒惰的大脑本能地意识到危险后(哪怕错
了),第一时间就驱动了我们的行为。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依靠大脑的费力思考,先分别计算
自己和对面汽车的时速,再计算两者相撞后的冲击力,最后等评估完我们肉体对这种冲击力
的承受程度后再做出是否弃车而逃的决定,那么我相信旁观者看到的场景一定是某个呆若木
鸡的人被撞了个高难度的后空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