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司资金比为 48%,软饮料业务增长减速;竞争压力急剧上升,关联性多元化扩张后,百
事公司发现自己在各个领域都有竞争者,可口可乐发动极富侵略性的广告,劝说餐馆经
营者拒绝购买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成为餐饮业指定的可乐提供商;核心品牌影响力锐减 ,
1996 年,百事可乐市场份额落后于可口可乐 11%,是从 1960

 

年以来差距最大的。

  并且,百事公司由于实施 八大组织部门覆盖三块主营业务 的布局,公司总部只负
责各业务部门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免和资本支出,各业务部门高度自治,集团掌控能力减

 

弱。

  此时,卢英德果断建议,将餐饮业务剥离,同时对各地罐装业务分拆,分别独立上

市,以减少固定资本,提升百事公司整体的影响力,这被媒体评论为 走向成功的加减

”  

法 。

 

  向非碳酸饮料发力

  2001 年,卢英德担任百事公司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她注重公司的现金流和利润率。
卢英德向 CEO 雷蒙德提出建议,停止在碳酸饮料趋于饱和的市场环境竞争,开辟果汁饮

 

料新市场。

  卢英德注意到,美国市场碳酸饮料的销售量从 1991 年首次下滑后,除了 1994~1998
年暂时出现增长,市场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反,纯净水、果汁或者功能性健康
饮料等组成的非碳酸饮料市场快速增长。此时,可口可乐密集地布置自助销售终端以增加
碳酸饮料的销售量,而市场后来者则采取低价或者捆绑销售的策略维持碳酸饮料的销售
量。在卢英德看来,1998 年百事收购纯品康纳(Tropicana)果汁公司的品牌和产品线,对
百事公司大力推广健康食品和饮品非常重要。后来,在卢英德主持下,2001 年,百事公
司完成对桂格麦片(Quaker Qats)公司收购,2002 年投入研发力量开发健康型产品,将
全部产品分为 3

大类: 有益类 (good for you

)、 健康类 (better for you

)和 趣味类

(fun for you)。由此,百事公司在全球非碳酸饮料行业占据 25%的市场份额,是主要竞
争对手可口可乐的 1.5

 

倍。

  2003 年,百事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 270 亿美元,增长率为 8%,运营利润为 58 亿美
元,增长 10%.2005

” “

年,百事公司在美国 有益类 和 健康类 产品的销售额占美国市场总

额的 40%.从 2001~2005 年,百事公司增加了超过 90 亿美元的净收入,增幅为 70%.2005
年 12 月 12 日,百事公司股票总市值达到 1108 亿美元,首次压过可口可乐(987 亿),
而 10

 

年前百事的市值还不到可口可乐的一半。

 

  卢英德时期

  2006 年,卢英德担任百事公司 CEO.她开始注重百事公司产品健康和均衡的理念,通

 

过并购和产品创新,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2006 年,百事公司在北美成功并购 Stacy‘s Bagel、Pita Chips  

、 Izze 的碳酸饮品业务,

还有 Naked 果蔬汁饮品。同时,在国际上则是并购荷兰的 Duyis Nuts、波兰的星牌、新西兰
的蓝鸟食品公司。2007 年,借助于并购资源,百事公司加快了推出产品的速度。例如: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