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在美国工作的半年,使我在自身的性格方面接受了多方面的锤炼,基本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同时,
也对产品开发和管理有了粗浅的认识。最幸运的是,我有幸在周博士,一个近乎天才的人物领导下,亲身经

历了一段创造奇迹的时光。

本质转变

-从学生到社会人

初到美国

1993 年的 12 月 17 日,北京已经是寒风凛冽。我作为国内一家当时在中关村比较有名的 it 民营企业对外

合作项目的第二负责人,登上了两年前我在悉尼永远错过了的前往美国的航班。如果当时成行,我可能便有

机会去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做科学研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混迹"于商业之中。我当时的身份是总工程

师的助手,同机还有三位我当时的同事,其中两位是我大学的同学李平和刘慧明,另一个是我在大学做兼职
政治辅导员时的学生吴志聪,尽管曾经在悉尼留学两年,但是去美国对我依然是一个新奇的经历-这是我第

一次去这个冷战后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西岸时间中午时分,航班沿着太平洋海岸,飞临洛杉矶。当飞机开始下降时,我透过舷窗,好奇地俯瞰

这片我从未踏足的土地,我的心情没有丝毫的波澜。准确地讲,没有兴奋,没有激动,没有向往,也没有期
待,心中只有一丝隐隐的却非常顽固的对未来的忧虑。

飞机下的洛杉矶,看起来很像我所熟悉的印刷线路板,规则而平淡,完全没有我想像中的国际大城市的样子。

但正是这片土地,这个城市,在我和它有了密切接触之后,改变了我的生活走向。我未来十年的工作,始终
是在这段经历的影响下展开的。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第一次在洛杉矶出关的经历,让我至今都对美国海关有一种反感。我们五个人竟然被当做嫌疑犯,被美国海

关人员整整查了一个多小时。这可苦了在外面等候我们的 trw 的工程师 pete。相比之下,中国人总是

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态度对待来访者,我们的海关对老美们是否太 nice 了?

我们五个人,当时是肩负了公司重任的。公司经过半年多的谈判,与美国著名的国防企业 trw 太空电子集

团达成协议,共同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民用产品。当时美国的国防企业,在前苏联解体的影响下,结束了冷

战带来的黄金时代,也被迫开始了"军转民"。出发前,双方达成一致的是先开发用于家庭的卫星电视用平

板天线和高频头。对方建议的电视加密收费系统,由于市场和技术的问题,我们公司一直没有拿定主意,准
备随后双方再议。

    

        

我是在去美国之前才在李平的游说下,离开了工作不到一年的一家国内小型国防企业,也是我的第一个工作
单位,离开了熟悉的信号处理专业,加入到这个公司。我在三天内就做了换工作的决定,这也是我一贯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