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行为出现,则劳动法将对劳动法律关系继续进行调整,这是劳动法的第二次

调整。

2)劳动法律关系是

双务关系

,雇主、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

是义务主体,互为对立关系。

3)劳动法律关系具有

国家强制性

3、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成因素

劳动法律关系

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与客体

1)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主体: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

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机关、事业组织、社

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即为雇主与雇员。依据我

国劳动法的规定,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

2)

劳动法律关系的

内容

: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

权利和业务

3)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

的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如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工作时间、休息假期、劳

动安全卫生等。

4、劳动法律事实

依据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两类:

1)

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的关系产

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包括合法行为、违约行为、行政

行为、仲裁行为和司法行为等。

2)

劳动法律事件:是指不依当事人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

后果的客观现象。例如,企业破产,劳动者伤残、死亡,战争等。

003 劳动关系调整的方式

劳动关系调整方式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主要分为 7 种,即通过劳动法律、法

规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劳动合同规范的调整;集体合同规范的调整;民主管

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的调整;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

的调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调整;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的调整。

1、 劳动法律法规

由国家制定,

体现国家意志

,覆盖所有劳动关系,通常为调

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

的原则性规范和最低标准

。其基本特点是体现国家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