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
    1.我国发展心理学观念和思想的历史悠久
    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既古老又年轻。根据文献记载,在 2500 多年前,我国已经开始

有了丰富的发展心理学的思想。自孔子、孟子、老子、荀子以后,历代许多思想家就以
“ ” “ ” “ ” “ ”

性 与 习 或 性 与 伪 的形式,阐述了在发展过程中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观

点,并提出了划分年龄阶段的思想(刘范,1989)。这些思想很早就提出,并论及到遗传与

环境、先天和后天等心理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同时他们也结合教育实践有所体现。但是,
这些思想都没有成为科学的发展心理学。
    2.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
    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始于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有一批心理学家,他们把欧

美的儿童心理学介绍到中国。这些心理学家有陈鹤琴、肖孝嵘、黄翼、孙国华等。最早的
研究是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编制和修订儿童心理测验的有艾伟、陆志伟、

吴天敏等。艾伟、肖承恩等各撰写了儿童心理学教科书。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中国的发

展心理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50 年代几乎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前苏联曾

强调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突出强调社会教育和活动

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突出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主张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
的主要动力等。这些思想在当时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中都有体现。近半个世纪,我国的儿

童心理学研究工作基本上处于模仿阶段。在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队伍方面均未能树立起
中国儿童心理学应有的地位。从 1978 年开始,我国的儿童心理学家们身负发展中国儿童心

理学的重任,努力开拓新的研究工作。现在我国的发展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研究都有长足

的进步,并将进一步对世界发展心理学作出创新和贡献。
    (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突破性进展,也出现了某些新

的发展趋势。
    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传统的观点多认为新生儿是软

弱无能、消极被动的生物个体。后来由于方法学上的突破,大量的研究揭示了新生儿就具
有了不起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反应外界刺激的能力,例如,新生儿、婴儿具有惊人的感觉

能力。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取得了越来越多的丰

富的资料。许多著名学派的新兴派别几乎都修正了原有学派忽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缺点,

重视儿童社会性的研究。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一些新的研究改变了皮亚杰的实验设

计,降低了实验的难度,修改了实验方法,结果发现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并非是截然区分

开的,同时发现年幼儿童已经具有很多重要认知能力。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成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

步。发展心理学的内涵已经由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转变为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规律。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运用了系统

思想。随后,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整体性、动态性、联系性和开放性等一切系统方法越
来越广泛地被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接受。把心理发展作为自组织系统来分析已经渗透到发展

心理的研究中。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许多是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相同的,不过相同的方法用于

研究发展心理学时往往具有特殊性。发展心理学的方法涉及到研究所遵循的原则、采取的

方式和运用的具体方法。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为研究的科学性所必需。
- (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要求研究者要尽可能地把握所揭示的心理现象的客观性和对

心理现象解释的客观性标准。首先,从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法的确定、结果的处理等整个

过程中都要坚持科学性和严格要求。其次,从研究者本身来说,必须严守科学态度,严防测或从主观期待和

主观印象出发进行推论。更不允许根据研究者个人对结果的 期

望 而故意删舍数据。再者,所得的材料也可能渗入研究者的主观成分,从而使结果受到
人为的污染。以上各方面都是遵守客观性原则所必须注意的。

    (二)能动性原则:研究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他们要作出自

己的选择,接受外来的影响,并主动地加以反映。这种反映包括被试者积极地配合、努力
地自我表现,也包括接受暗示或接受别人影响的从众心理。同时更要注意在研究过程中主

试者和被试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