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容和活动,但它由于不可靠和主观性强而遭到一些科学家的反对。在冯特看来,"意识的科学只能根据可以

复制和系统变化的标准条件建立在客观的允许重复的基础之上"。为此,冯特区分了心理观察的两种方法:

(1)内部知觉,涉及前科学的空想、主观、内省等方法。这种内省是由任意的、无控制的方法来实现的,

不能指望它对科学心理学产生有用的结果。(2)实验的自我观察,一种科学内省形式。在这种内省形式里,

被试被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境之中,并要求用简单的、确定的回答来作出反应。
冯特为实验室里正确使用内省提出过如下规则:(1)观察者必须能确定内省过程是在什么时候引起的;

(2)观察者必须处于准备状态或"紧张的注意"状态;(3)该内省必须能重复地观察几次;(4)必须能随

着所控制的刺激的作用来改变实验条件。内省的技术只有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方能获得。例如,在反应时的

实验中,观察者必须进行近 1 万次的内省观察,才被认为他的技术足以提供可靠的数据。

除了实验的内省外,还有一些心理学研究方法可以用来揭示直接的经验。例如,比较心理学方法和历史心理
学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涉及到有关心理差异的研究:比较的方法用于研究动物、人类、正常心理和变态心理

的意识;历史的方法用于那些由种族或民族决定的心理差异。在冯特早期的心理学研究计划中,历史的方法
只是实验内省的附属物。然而,在其后期的心理学研究计划中,历史的方法上升到了与实验内省同等的地位。
3.这种经验的科学必须坚持心身平行论的观点。在冯特看来,心和物或心和身不能相比,它们是平行的,

而非交感的。所以,心理学家应该是一个心身平行的二元论者,而非一个心身交感的二元论者。自然科学构
成了这样一个封闭的因果系统,这个系统不影响心灵也不为心灵所影响。就感觉而言,神经的刺激似曾引起

感觉的经验,由此我们获得交感的现象。但是,实际上它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同样的条件一方面引起生理历
程,另一方面也引起心理历程,所以这些条件只是起于同时,却非相互一致,也非互为因果。心身平行不是

一个一般的形而上学原则,而是表示同时发生现象的一个规律。
4.这种经验的科学必须将下述三个心理学问题列为自己的研究对象:(1)意识的历程,并将这一历程分

解为要素予以一一研究;(2)探索要素与要素之间是如何联合起来的;(3)找出要素之间联合的法则,

用定律予以表示。这三个问题与物理学相似,物理学要提炼物质的属性,心理学则应提炼心理的要素,并揭

示其依次联合的形式。

  冯特认为,心理的基本规律是心理的因果规律。一切有关意识活动的交互作用的法则都置于此律之下。

在冯特看来,心理的因果与物理的因果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1)物理的因果涉及那些发生交互作用的

实体(substances)的性质,而心理的实体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心理的活动,所以不能用心理的因果来

说明个别的、实体的、永久的心理东西的交互作用。(2)物理的因果在因力和果力的数量上相等,两者不

仅为相互关联的事件,即因在前果在后,而且两者的相关更可还原为能量的定量转移,即化因为果。然而,
并不存在心理的能量,也不存在可将一切心理的东西进行还原的概念。因此,说到心理因果的时候,并未意

指两者的相等。心理的因果只是心理生长或发展的原则,其规律的变化是一个活动着的心理的自然历程。由
于心理处于变动之中,所以心理的因果仅指变化先后的法则,也即从"此"到"彼"的历程,而非固定的实体。

心理因果律的核心是联想律。联想是心理要素之间进行联合的一个基本原则,其原始的方式为同时的,但也

很容易变为相继的。联想具有下列几个形式:
1.混合。混合可为各个乐音或各个情感的强度之混合,也可为视觉广度或触觉广度的混合。各个要素一经

混合,便失却其独立性,有一要素统驭其余要素,致使其余要素处于附属的地位。但是,无论哪一要素,都

可因为分解而恢复其独立性。例如,乐音可被分解为和音,视觉的位置可被分解为视觉对象、视觉运动、位
置感觉等。
2.同化。主要意指由当前的感觉联想到先前的因素,例如,当前知觉到的椅子形象使人联想到一个先前获

得的具有普遍性要素的"椅子"。同化的一种形式是再认,它分成两个阶段:先是一种模糊的熟悉感,随后

是再认的活动。至于回忆,它不是旧有要素的复活,而是旧有要素的重组。人们无法重新经历一个业已逝去
的活动,因为观念不是永存的。相反,人们根据当前的线索和某些一般的规则对它进行重新组织。
3.复合。意指不同的感觉部分之间的联想。它取自复合的实验,该实验则导源于天文学家借助"眼耳法"的

发现。可是,在冯特看来,复合一词则几乎包括一切复杂的知觉,例如,觉得物体坚硬或寒冷的视知觉,对
于乐音和乐器的视觉印象,观念间言语联想中字的视觉,等等。
4.记忆联想。除了知觉的联想外,还有记忆的联想,包括认识和再认的问题。自从 H.艾宾浩斯

(H.Ebbinghaus)倡导了联想和记忆的实验方法之后,记忆联想问题变得愈加重要。

冯特在以联想律为因果律核心的同时,还提出几条副律,主要的有心理关系律和心理对比律。
心理关系律意指一个心理要素的意义是由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要素而得到的。例如,以韦伯一费希纳定律

(Weber-Fechnerlaws)为例。费希纳曾说过,此律是心理物理的,用以表示心理历程和生理历程之间的

数量关系。也有些学者认为此律纯属生理的,用以揭示某些外周的神经历程和某些中枢的神经历程的关系。
冯特则认为此律纯属心理的。感觉、刺激、神经兴奋都在强度上互成比例,然而对于两种感觉的差异量值的

判断则与这些感觉的大小成比例。也就是说,判断的差异直接与被判断的感觉大小的对数成比例。这里,心
理关系律显然在起作用了。感觉差异依存于其绝对大小的关系。冯特的心理学相对律,即以这个论点为出发

点。
心理对比律导源于情感对比的事实。冯特曾创立情感三度说。在冯特看来,每一种心理要素都具有两个基本

属性:质量和强度。据此,情感可以分成份快一不愉快,紧张一松弛,兴奋一安静这三种方向。每一种个别
的情感既可能表现出其中的两个方向,也可能只属于其中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