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白天情绪:     
  0分:情绪正常、稳定   

  1分: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   
  2分:情绪低落     

  白天身体状况:     
  0分:神清,精力充沛   

  1分:无精打采,反应下降   
  2分:记忆力下降、健忘     

  气色(脸色):   
  0分:脸色红润有光泽   

  1分:脸色苍白或晦暗或憔悴   
  2分:眼睑松弛,皱纹增加         

第3节:一、什么是深睡眠(1)         
  一、什么是深睡眠   

  我们一生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睡眠。这个时间比我们照看孩子、与朋友交往、甚至比我们工作的
时间还要长。想想我们花了多少精力用在孩子、朋友和工作上,而又花了多少时间考虑改善睡眠。我们不把

睡眠当回事--我们把它看作恢复活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我们出生时,睡眠不费吹灰之力:婴儿需要睡眠时,两眼一闭就进了梦乡。但成人后,人们教育我们要
按社会习俗调整睡眠习惯。这种后期行为取代了我们自然入睡的能力。   

  然而,改善睡眠之前,我们需要理解睡眠。在这一章里,我们来探讨什么是睡眠,为什么需要睡眠及如

何入睡。我们将从各个方面探讨睡眠--从动物(甚至植物)的睡眠周期到世界各地人们的睡眠方式。 
  

  睡眠简史   
  所有生物都需要睡眠。有些生物,如:人、昆虫、植物、微生物和许多动物,休息和活动的周期较短;

而另一些生物,如:冬眠类动物,则采取较长时间的不活动方式。然而,尽管睡眠有许多共性,而且自古以
来就是人们兴趣颇深的一个领域,睡眠研究却只是处于初始阶段。 

  
  古希腊人所说的许普诺斯是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睡眠之神。据说他居住在黑暗的洞穴里,是死神的兄弟,

夜神的儿子。与黑暗的这种联系说明古希腊人对睡眠的误解,他们误以为睡眠是一种剥夺大脑意志的状态。
很久以后,医生和哲学家试图更为科学地解释这种状态。其中一种较为持久的说法是由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322)提出的。他认为食物在胃里分解时释放出各种热气,气体充满大脑形成睡眠。 
  

  十五六世纪以前,亚里士多德的气蒸之说和另一种充血之说十分盛行。直到十五六世纪,科学家发现这
种说法在生理上是站不住脚的。睡眠领域的研究似乎没了头绪。十八世纪时充血之说再次盛行,人们认为血

液冲上头部,对大脑构成压力,造成大脑暂时关闭。 
  

  随后又出现了一些未经事实检验的理论,终于在1929年德国精神病学家汉斯·勃格发明了EEG-

-脑电图仪。勃格称,只要将电极置于受试的脑部,记录下他们大脑的电波活动,即可测量出不同状态下的
大脑活动情况。 

  
  有了EEG(脑电图仪)后,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纳撒尼尔· 克雷特曼和他的学生尤金· 

阿塞瑞斯基在睡眠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观察婴儿的睡眠,他们注意到婴儿的眼球在合着的眼

皮下面出现了若干次持续时间较短的频繁移动,而每次短时间的眼球移动都有与EEG仪显示的一定的大脑
活动规律相符。由此揭开了REM(眼球快速移动)时的睡眠之谜。随之进行的实验及EEG仪所显示的数

据表明还存在着另外四种特征明显的睡眠阶段(见22~23页)。最重要的是,科学家认识到睡眠中的大
脑并不像过去几百年来人们所设想的那样,处于被动或不活跃的状态,相反,大脑选择睡眠作为健康的必要

保证。 
        

第4节:一、什么是深睡眠(2)         
  50年前,人们才第一次对睡眠有了正确的认识。   

  什么是睡眠   
  睡眠远不止是休息这么简单。我们都要睡眠,也都从各自的体验中了解到每个人睡眠的性质、深度、紧

张程度和精力恢复程度迥然而异。不过,我们如何定义这样一种复杂的状态呢? 
  

  我们可以先从观察中得出睡眠的特点。在某人睡眠时仔细观察,也许他们正一动不动地躺着,周围既安
静又舒适。他们的呼吸又轻又均匀,他们也可能不时地翻身。我们可能看得到他们的眼球在眼皮下移动,表

明他们正在做梦。睡眠中的人很可能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毫无反应--虽然我们同他们说话,他们可能给出一
些语无伦次的回答。如果我们给他们一个足够强的刺激物,比如他们孩子的哭叫或闹钟的铃声,他们会马上

醒过来,虽然他们可能还需要一小会儿工夫才能彻底清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