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 2 - 

第 

 

  

光驱发展史

光驱发展史

光驱发展史

光驱发展史

 

  
    在刚开始的时候,光盘仅适用个别配备,普及性不高,因为没有可遵循的统一规格,各
个软体生产商无法制作出适用于各种电脑配备的多媒体光盘。于是: 
  
  
    1991 年,由有全球 1500 家软体厂商加入的 Software-Publishers-Association 中的
Multimdeia PC Working Group 公布第一代 MPC(Multimedia-Personal-Computer)规格,
带动了光盘出版品的流行。一张光盘的容量是 640MB,光驱的数据传输率为 150KB/S(被国
际电子工业联合会定为单倍速光驱),平均搜寻时间为 1 秒。这引起了计算机者的广大兴趣,
开辟了计算机与外界沟通信息的另一途径,,在当时是极为了不得的事件。 
  
  
   随着市场的不断需求,硬件技术的不断增进。1993 年,第二代 MPC 规格问世,光驱的速
度已变成了双倍速,传输率达到了 300KB/S,平均搜寻时间为 400ms 。虽然价格高达 1800
远左右,但买家也不在少数的。而且能播放影象、动画和欣赏 photo-CD,多媒体环境更加
完备。 
  
  
   在 1995 年夏,Multimdeia PC Working Group 公布第三代规格标准。光驱速度提高到四
倍速,数据传输率为 600KB/S,数据的平均时间不大于 250ms。它能播放全屏幕影象,听 CD
音乐。兼容光盘格式:CD-Audio、CD-Mode1/2、CD-ROM/XA、photo-CD、CD-R、Video-CD、
CD-I 等。 
  
  
   在之后的短短几年之中,先后出现了 8 倍速、12 倍速、16 倍速、24 倍速、32 倍速、34
倍速、36 倍速、40 倍速、48 倍速、50 倍速等等的光驱。出现了许多的生产厂家,各个的生
产商也就产生了激烈的竞争,采用各自的生产技术,提高光驱速度、工艺水平和组装能力,
满足信息日益快速发展的需求。 
  
  
如:在 12 倍速之前的光驱,电机旋转的速度并不快,为此为保持数据传输率的高速稳定性,
采用 CLV(恒定线速度)。由于其它设备的数据传输速度不断加快,光驱的数据传输率也得
加以提高。CLV 技术(在高速度旋转下不断转变电机的速度),容易导致电机的老化,降低
光驱的寿命。 
  
   这显然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也就出现了 CAV(恒定角速度)技术。它是保持电机旋转速
度,但内沿的数据量少于外沿的数据量,在我们看来光驱的数据传输并不快,但可以容易得
提高电机的速度,也就相对增加了数据传输量,且增加电机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