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第2期

第20卷

用药,肌肉注射用药较少(表2).

表1各类抗生紊使用情况(玎,%)

表2抗生素用药途径(靠,%)

2.3抗生素联合使用基本情况

2种以上抗生素联用的处方数262张,占抗生素处方数的

5.8%。其中2种抗生素联合使用的处方251张,占抗生素处方

数的5.6%;3种抗生素联合使用的处方11张,占抗生素处方

数的o.2%。

3讨论

3.1抗生紊药物使用率过高

结果显示,儿科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比例高达65.2%,高

于卫生部要求的50%以下,明显高于国际标准[1]。

3.2抗生素药物联用

调查分析中可知,抗生素联用占抗生素处方数的5.8%。

正确选用抗生素是以病原学诊断和药敏试验为基础的,但目

前经验治疗仍是门诊通行的治疗模式。对多数细菌感染性疾

病如能针对性选一种抗生素,一般即可控制感染,但如为混合

感染或病情严重也需联用抗生素,以及时控制感染,最好不要

超过2种抗生素[2]。我院儿科门诊应用抗生素对以下情况应需

要注意。

3.2.1

p内酰胺类抗菌药之间的联用,如苯唑西林与阿莫西

林、头孢噻肟钠、头孢唑啉等药品的联用。一般认为作用机制

相同的抗菌药不宜联用,因为这种联合用药的疗效不一定比

单用好,反而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甚至因共同竞争作用靶位

而出现拮抗r31。

3.2.2速效杀菌剂与速效抑菌剂之间的联用,如罗红霉素与

头孢噻肟,一般认为前者迅速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以致细

菌基本处于静止状态,使后者的速效杀菌作用减弱,因此不建

议二者合用[.].但也有许多的I临床实践证明,此两类药物联用

对重症感染、混合感染是非常有效的,其主要原因是大环内酯

类抗生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对杀灭细菌很有帮助,是两

・308・

类抗菌药联用的原因之一[5].

3.2.3三联以上抗生素联用临床上借以从不同的抗菌机制,

加强疗效及扩大抗菌范围,用于严重感染和混合感染.但联合

使用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否则除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外,可使细

菌同时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增加二重感染机会,所以对联合

使用抗生素前应权衡利弊,慎重考虑。

3.3抗生素用药途径情况

从抗生素用药途径显示,以静脉用药为治疗方式占的比

例较高,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儿科患者多数为独生子女,患儿家

长求医急切,往往要求医生注射治疗。而医生为了避免纠纷,

多数满足家长的要求。其次医生凭经验用药,认为注射剂纯度

高,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首选注射剂。

但临床医生忽视了注射治疗存在潜在危害,如注射剂中的微

粒进入体内可以引起局部循环障碍、血管栓塞、水肿、静脉炎、

肉芽肿等,不洁注射可增加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感染风

险。而且注射治疗往往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临床医生在医疗

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注射剂的适应证和使用原则,能口服的药

物最好不采用注射方式,能肌肉注射的最好不用静脉注射,即

使必须注射的也应该尽量减少注射次数,同时减少注射剂联

合用药的种类,避免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的出现.

3.4抗生素和抗病毒药

儿科门诊中抗生素和抗病毒药联用的比例偏高.由于病

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早期临床表现相似,有些医生为了保证

疗效,而过分强调预防服药,这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可能

引起耐药性或菌群失调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进行病毒

热原的检测和细菌培养,以确定是否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因抗

生素药物滥用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从而使患儿得到合理准确

的治疗。

3.5药物不良反应

儿科使用抗生素应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其发

生原因可能与婴幼儿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特别是肝脏的代

谢、肾脏的排泄功能较差,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高、血脑屏障

通透性强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儿科使用抗菌药之前,应尽量

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等,同时还应结合/J')L的生理特点、

病情等具体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并制定出合理的给药方案,

降低ADR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胡昌勤.抗生察在滥用与质量监控之间游离CJ].中国处方药,

2005,12(12):21—22.

[2]赵样文.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索[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

(10):623-624.

[33杨世杰.药理学[M].北京t人民出版社,2001:60.

[43李端.药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0.

rs]王鹏.突破传统误区。加强抗生素联用研究FN].中国医药报.2004

一01—15(A6).

(收稿日期:2006—12—15)

[责任编辑邓德灵高莉丽]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