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038・

因此,20世纪90年代,美国St.Jude

儿童肿瘤研究医院和德国BFM协作组

分别将ALL分成标危、中危和高危三

组,分组的细化克服了过去分在标危组

中的一些患儿化疗强度不够,而高危组

中的一些患儿化疗过度的弱点。此外,

美国COG研究协作组针对儿童B系

ALL还提出了一个阴组分类系统:即低

危、标危、高危和极高危,这种分类方法

最大的特点是W辨别}}{复发可能性极小

的患儿,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对低危患儿

降低化疗强度。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危险度的评价

特别是标危组不是固定的,在早期治疗

反应中需要重新评价。早期治疗反应包

括:①泼尼松(Pred)试验治疗第8天外周

血幼稚细胞计数。②诱导缓解治疗第15

天骨髓幼稚细胞计数,可能出现3种不

同的结果。Ml:骨髓明显抑制,原淋细

胞+幼淋细胞<5%;M2:骨髓呈不同程

度抑制,原淋细胞+幼淋细胞5%~

25%;M3:骨髓抑制或不抑制,原淋细

胞+幼淋细胞>25%。M1者提示疗效和

预后良好:M2者提示疗效较差:M3者

提示无效,属难治性白血病,必须及时改

换更为强烈的化疗方案。③诱导缓解治

疗第33大的骨髓白血病缓解情况。④

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和化疗第12周时

MRD水平m。

根据上述指标重新划分危险度,早

期治疗反应好的患儿维持原危险度评估

和治疗强度,提高早期治疗反应不佳的

患儿的危险度级别和治疗强度。这样,

既避免了过度治疗所致的毒副作用,又

防止了治疗/fi足,改善了预后。

3个体化治疗

目前,儿童ALL的治疗目标不仅使

患儿获得缓解、EFS甚至治愈,而且要最

大限度减轻化疗对患儿的心、肺、肝、肾

等重要脏器功能的远期影响,提高忠儿

的生活质量。

3.1寻求化疗方案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点在小儿ALL危险度分层以前,早期

强烈化疗虽然减低了复发率,但同时增

加了化疗并发症的死亡率以及第二肿瘤

的发生率。2003年,美国CCG针对标

Modem

Practical

Medicine,October

2009,V01.21,No.10

危ALL的诱导治疗方案为三药方案

(Pred或Dex/VCR/L-ASP),没有采用柔

红霉素(DNR):再诱导治疗有3次应用

DNR(总量75 mg/mz),左旋门冬酰胺酶

(L-ASP)6次;巩固治疗中没有应用中大

剂量甲氨蝶呤(MTX)等治疗。虽然这

个临床研究的方案中仍包括有蒽环类药

物,但诱导和再诱导之外的治疗强度明

显减轻,而且1060例患儿6年EFS达

到了81%[10lo

从BFM研究组的ALL系列研究报

道可以发现治疗改变的过程。BFM-86方

案中标危ALL诱导方案DNR的用量是

40mg/m2x4次,而BFM.90方案、BFM-95

方案分别为30 mg/m2x4次、30

mg/m'x2

次,诱导期DNR的用量减少一半以上,长

期EFS分别为87%、85%和89.5%。

因此,国际上所有的协作组都竭力

对标危ALL的化疗方案进行调整及优

化,原则是更多地使用抗代谢药[MTX、

阿糖胞苷(Ara.C)、巯嘌呤(MP)】,减少或

不用鬼臼类药物、葸环类药物,以期寻求

化疗方案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点。

3.2基于MRD的再次评价的个体治疗

MRD重新界定了儿童ALL的缓解标

准为骨髓中自血病细胞<0.01%[HI因

此,传统骨髓形态学检查的定义已经不

能满足临床的指导地位,必须制定基于

MRD风险度来再次评价的个体治疗。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入ALL

XH一99方案的193例新诊治患儿,诱导

治疗第19天和结束时行骨髓形态学检

查及血液学缓解时用四色MP-FCM豁

测MRD。第19天原幼淋巴细胞i>0.05

的5年EFS为42.59%:1:14。28%,而原幼

淋巴细胞<0.05的5年EFS为

73.73%±9.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妒<0.05):CR时MRD<10~、

lO‘4~101与>10。的5年EFS分别为

82.4%:e4.4%、2I.2%±18.0%、0%差异

亦有统计学意义60<0.01)。因此,诱导治

疗第19大骨髓幼稚细胞数>/o.05在儿

童ALL治疗中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诱

导治疗结束血液学缓解时骨髓幼稚细胞

>o及MRD监测在儿童ALL治疗中

具有明显的预后价值,应对jC重新划分

危险程度,并相应的修正化疗方案“。。

Panzer-Grumayer等分析68例经

BFM方案诱导均达临床完全缓解的

ALL白血病患儿第15天骨髓的MRD。

发现MRD≤10一,5年EFS达100%,而

MRD为10。或≥10一,只有部分患者持

续完全缓解,部分患者复发“”。

在m。L.BFM.2000试验方案中,增加

了MRD危险度分层:在治疗33天和12

周这两点MRD检测阴性者为MRD-SR,

在12周仍可检测到101以上肿瘤细胞者

为MRD-HR,10。以下者为MRD一取“”。

总之,在诱导治疗第15天,约50%

的患者MRD一<10一,这部分患者预后良

好。而另一部分患者MRD为阳性,虽

然其中大部分患者MRD在诱导治疗1

年后会转阴。因此,须观察诱导治疗结

束时及巩固治疗前的MRD,根据MRD

水平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度,评价预

后进行分层治疗。

3.3根据药物遗传学、药代动力学进行

个性化治疗在ALL的治疗中,化疗药

物多根据体重或体表面积给予标准剂

量,但由于个体编码药物代谢酶、载体、

受体和药物靶位的基凶多态性,可影响

药物任体内的分布、效果和毒性,部分患

儿会出现化疗药物的严重毒副反应,直

接威胁患儿的生命及今后的生长发育,

而在部分忠儿又会出现治疗不足引起的

白血病复发。

6.MP代谢的关键酶——硫代嘌呤

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存在3个多态

性多发位点,影响酶的活性,并导致6.

TGN浓度过高,造成严重的骨髓和肝毒

性,而TPMT纯合或杂合缺乏忠儿却有

很好的治疗反应n”。

笫七届国际儿童ALL工作组于

2005年在意大利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TPMT缺乏的纯合予病人U服MP的剂

量应该较常规剂量减少10%~20%;由

于有研究显示早晨口服药物析复发风险

增加,冈此推荐晚上口服MP和MTX,

同时最好不进食(尤其是牛奶),以避免其

生物活性受到影响。

3.4

CNSL强烈的全身化疗如大剂量

甲氨蝶I岭(HD—MTX)、鞘注治疗,可有效

预防CNSL,而头颅放疗却逐渐减少。

(下转第1057页)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