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日成本"的意义
    "日成本"并不是说一定要按日核算成本,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按炉号核算成本已经在维度上超过按日

核算成本了,它的意义在于,要快速反馈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信息。这是由钢铁企业的行业性质决定的,钢铁
企业属于典型的流程型企业,各工序生产周期短,节奏快,不核算在产品成本,每天都可以统计投入产出,

这些行业特点,客观上要求快速反馈成本信息。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每日或几日核算一次成本,及时监控钢
铁企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
    由于企业的一些固定费用,必须要月末结账时才能确定准确的数据,在进行日成本核算时,这些费用

只能按成本计划或标准成本予以处理。
    变动费用:
    外购材料费用=实际耗量×实际价格(如:精粉、煤等各种原燃料);
    自制材料费用=实际耗量×标准价格(如:焦炭、烧结矿、铁水、钢坯等各种自制半成品)。
    固定费用:

    固定费用=实际产量×计划或标准费率(如:工资、折旧费)。
    优质优价管理
    优质优价管理,不但在采购结算环节,在内部物流中,也可以使用,比如:焦化厂和烧结厂向炼铁厂

提供的焦炭和烧结矿,也可以按质论价、按质论量,只不过,这个价是内部转移价,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
中,也要照顾到成本效益原则。
    对于成本来讲,优质优价管理,使各责任单位,更加关注各自的责任成本和责任收入,更加重视产品

品质。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的事后分析中,也可以引入优质优价的管理思想,比如,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可以把价格因素影

响单位再细分为质量因素和市场因素。
    各项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如下:
    1.变动成本差异
    (1)价格差异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单耗
    质量因素影响的成本差异=(实际质量一标准质量)×质量价格×实际单耗
    市场因素影响的成本差异=价格差异一质量因素影响的成本差异
    注:质量价格是指物料的实际质量指标每偏离标准质量指标一个单位的价格,比如:煤的质量指标是

含硫量,价格是 10,则表示含硫量每增加一个检验单位的价格是 10 元。
    (2)数量差异
    数量差异=(某材料的实际单耗一该材料的标准单耗)×标准价格
    单耗变化影响成本差异=(成本要素的实际总耗×材料的标准投入比例一该材料的标准单耗)×标准价格
    结构变化影响成本差异=数量差异一单耗变化影响成本差异
    注:材料的标准投放比例=成本要素下的某材料的标准消耗量/要素总消耗量的比例。
    2.固定成本差异
    计划总成本=单位标准成本×计划产量
    固定费用差异=实际总成本一计划总成本
    费用总额变化影响成本差异=固定费用差异,实际产量
    产量变化影响成本差异=固定费用差异一费用总额变化影响成本差异
    注:计划产量是指在做固定费用预算时,一定期间的计划生产量。
    改判动了谁的奶酪?
    有许多钢铁企业,由于设备或控制的因素,在冶炼过程中,存在命中率的问题。经常把一个型号改判

成另一种型号对外出售。
    在钢铁企业的成本考核中,各分厂或车间工段之间存在上下游的物资供求关系,比如:炼钢厂向轧钢

厂提供钢坯,那么出售钢坯的数量乘以内部转移价,就可以视为炼钢厂的内部收入,同时,也是轧钢广的内
部责任成本。内部收入减去内部责任成本,就是内部利润。如果在交易发生后,发生了改判,由于不同品种

的内部转移价是不同的,势必会对两个厂的内部利润造成影响。许多企业在实务中,采取补差价的方式,来
平衡相关分厂的利益。
    但摆平了内部利益就可以了吗?我们曾经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许多客户愿意购买那些经过改判的钢

材,原因是这些钢材售价低、品质好。比如:企业本来要生产精炼钢的,但生产完后经检验不合格,作为废
钢处理的话,分厂的利益没有保证,所以,就改判成普通钢出售。这样,分厂的利益损失少一些。可是这些

经过改判的钢材的全厂成本是最高的,这样的交易使整个企业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可见,改判对利润的影响
不是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通过补差价的方式来平衡分厂利益的问题,它影响了整个企业的利益。在这个问

题上,考核部门要通盘考虑,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
    重视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一般可分为预防成本和损失成本。前者是在质量问题发生之前,后者是质量问题发生造成的

损失。企业在成本控制中,不但要重视损失成本,更应该重视预防成本。相应地增加预防成本,可以减少生

产过程的损失。比如:增加对操作员工的培训,增设质量检测设备的数量和质量等,在生产过程中就可以减
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废品损失的发生。
    我们许多钢铁企业,并不把一些预防成本单独按质量成本核算,而是放入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中。这

就不能体现质量成本的重要性,应该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质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