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调节炉况的原则,一是要尽早知道炉况波动的性质与幅度,以便对症下药;二是要早动
少动,力争稳定多因素,调剂一个影响小的因素;三是要了解各种调剂手段集中发挥作
用所需的时间,如喷吹煤粉,改变喷吹量需经 3~4h 才能集中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刚开
始增加喷煤量时,有一个降低理论燃烧温度的过程,只有到因增加煤气量,逐步增加单
位生铁的煤气而蓄积热量后才有提高炉温的作用),调节风温(湿度)、风量要快一些,
一般为 1.5~2h,改变装料制度至少要装完炉内整个固体料段的时间,而减轻焦炭负荷
与加净焦对料柱透气性的影响,随焦炭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对热制度的反映则属一
个冶炼周期;四是当炉况波动大而发现晚时,要正确采取多种手段同时进行调节,以迅
速控制波动的发展。在采用多种手段时,应注意不要激化煤气量与透气性这一对矛盾,例
如严重炉凉时,除增加喷煤、提高风温外,还要减风、减负荷。即不能单靠增加喷煤、提高
风温等增加炉缸煤气体积的方法提高炉温,还必须减少渣铁熔化量和单位时间煤气体积
及减负荷改善透气性,起到既提高炉温又不激化煤气量与透气性的矛盾,以保持高炉顺
行。

65、什么是热制度?表示热制度的指标是什么?

答:热制度是指在工艺操作制度上控制高炉内热状态的方法的总称。热状态是用热量是否
充沛、炉温是否稳定来衡量,即是否有足够的热量以满足冶炼过程加热炉料和各种物理化
学反应,渣铁的熔化和过热到要求的温度。高炉生产操作者特别重视炉缸的热状态,因为
决定高炉热量需求和燃料比的是高炉下部,所以常用说明炉缸热状态的一些参数作为热
制度的指标。

传统的表示热制度的指标是两个。一个是铁水温度,正常生产是在 1350~1550℃之间波
动,一般为 1450℃

左右,俗称 物理热 。另一个指标是生铁含硅量,因硅全部是直接还

原,炉缸热量越充足,越有利于硅的还原,生铁中含硅量就高,所以生铁含硅量的高低,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示炉缸热量的高低,俗称 化学热 。在工厂无直接测量铁水温度的仪
器时,生铁含硅量成为表示热制度的常用指标。在现代冶炼条件下炼钢铁的含 Si 量应控
制在 0.3~0.5%,铁水温度不低于 1450℃(中小高炉)) 1450℃(大高炉)。

在现代高炉上(包括(--3( 级高炉)都装备有计算机,并配以成熟的数学模型、甚至专家系
统,在热制度的指标温度和热量两个方面,采用燃烧带的理论燃烧温度(t 理)和燃烧带
以外的焦炭被加热达到的温度(也称炉热指数),表示温度状况,采用临界热贮量
(△Q 临)表示热量状况。一般 T 理控制在 2050~2300℃,而炉热指数应达到
(0.7~0.75)t 理,△Q 临应在 630kj/kg(生铁)以上。

66、影响热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热制度的因素实际上就是影响炉缸热状态的因素。炉缸热状态是由高温和热量两
个重要因素合在一起的高温热量来表达的:单有高温而没有足够的热量,高温是维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