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一 选题依据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地形测量是指测量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各中地形、地物在确定参照系统能够中
得位置和几何形状,以一定的比例尺缩小、并按特定的符号绘制成平面图形的工作。
传统的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是测量地形、地物特征点的距离及其相对某一参考方向的
角度、使用量角器、比例尺等绘图工具,直接在绘图纸上定点,并按规定的绘图符
号手工绘制地图。这种测图方法,因为直接在绘图纸上绘图,被称白纸测图或模拟
测图。模拟测图作业时观测员要反复进行照准、读数等过程,而绘图员则一方面要
根据观测员的报数,紧张地完成测量角、按比例尺将实际距离换算成图面距离、图
面定点等工作,另一方面,还要观测点位置及相邻特征点的关系,按地形图符号
将测点连接成图。因此,不仅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并且由于读书、记数、量
角、距离换算、展点、绘图等众多环节出错几率大,使得测图成果质量难以保证。因
此,以图纸为载体的地形图,由于受图面负载能力局限,测绘工作只能按一种比
例尺作业,数据利用率低,受人眼分辨率的局限,即使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测量,
图上点位误差也不会小于图面0.1mm所代表的实际距离。加之还存在成天图周期
长、不便于更新维护、图纸伸缩变形、不能用于计算机处理等固有缺陷,所以,模
拟测图已经难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经济建设对测绘的要求。

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光电测距和计算机记数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产生

了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及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两者结合逐步形成一套从野外数据
采集到内业制图,实现了全程数字化的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方法,即所谓野外数字
成图技术,简称为数字化成图。数字化成图是实质上是一种全解析计算机辅助测图
方法,它使得地形测量成果不再仅仅是测绘制在纸上得地形图,而是以计算机存
储介质为载体的,可供计算机传输、处理多用户共享的数字地形信息。数字地形信
息以其储存与传输方便、精度与比例尺无关、不存在变形及损耗,能方便、及时地
进行局部修测更新,便于保持地形图现势性的巨大作用。所以,数字化测图技术的
出现,标志着大比例尺测图技术理论与实践的革命性进步。

地形测量在国内的发展,早在我过战国时期的著作《管子》一书中即收集了地

27幅,并谈到了地图在军事中的重要作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我国

已有最早的仪器 司南的记载。公元前2世纪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就对禹受命

治理洪水的情况做了叙述: 左准纯,右准规,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

九泽,度九山。 说明在几千年中国人为了治水,已经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了,
秦汉时代国家得到统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开始发展,在数学上有了分数四则运
算和负数运算,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问世,极大的促进了制图技术水平的提高。
公元前130年西汉初期的《地形图》和《驻军图》于1973年在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
土,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地图实物。公元724年,唐代僧人、天文学家一
行(本名张遂)支持进行大规模测量,第一次用弧度测量的方法测定了地球形状
的大小,宋代沈括绘制《天下州县图》,他还用水平尺和罗盘测量地形并最早发现
磁偏角。在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首次绘制了航海图。18世纪我国进行
了大地测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全国测图工作,编制成《皇舆全览图》,包括地域之
广、精度之高和历经时间之长,世界罕见。
目的意义:

通过对学校的测量熟悉测绘项目作业流程,掌握现在生产单位运用的,仪器、

软件的使用,使得大学几年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通过实践提高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现实工作中的实际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