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方面的限制,结合各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特性,改进产品设计模型的可制造性、可装
配性,减少零部件模型的数量和特殊类型,减少材料种类,使用标准化、模块化的零部件,
是非常必要的。以不同阶段的 Master Model 为核心,可以保证产品研制的不同阶段数据结
构完整一致,保证产品研制的各个部门协同工作,实现 CAD/CAM/CAE 系统的高度集成,
有效提高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
2.2 以过程控制为中心的虚拟装配
    以过程控制为中心的虚拟装配(Process-Centered Virtual Assembly)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内容。
2.2.1 实现对产品总体设计进程的控制 
    在产品数字化定义过程中,结合产品研制特点,人为地将虚拟装配技术应用于产品设
计过程,该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总体设计阶段、装配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通过
对三个设计阶段的控制,实现对产品总体设计进程的控制,以及虚拟装配设计流程。
    (1)总体设计阶段。总体设计阶段是产品研制的初期阶段,在此阶段进行产品初步的
总体布局,主要包括:建立主模型(Master Model)空间;进行产品初步的结构、系统总体
布局。
    (2)装配设计阶段。装配设计阶段为产品研制的主要阶段,在此阶段产品三维实体模
型设计已经基本完成,主要包括:产品模型空间分配(装配区域、装配层次的划分);具
体模型定义(建立几何约束关系、三维实体模型等)以及应力控制。
    (3)详细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为产品研制的完善阶段,在此阶段完成产品三维实

 

体模型的最终设计,主要包括 :完成产品三维实体模型的最终设计,进行产品模型的计
算机装配,进行全机干涉检查。
2.2.2 过程控制管理
    过程模型包含了产品开发的过程描述、过程内部相互关系和过程间的协作等方面内容。
通过对过程模型的有效管理,实现对工程研制过程中各种产品设计结果和加工工艺等产品
相关信息的管理,从而实现优化产品开发过程的目的。
2.3 仿真为中心的虚拟装配
    以仿真为中心的虚拟装配( Simulate-Centered Virtual Assembly)是在产品装配设计模型
中,融入仿真技术,并以此来评估和优化装配过程。其主要目标是评价产品的可装配性。
2.3.1 优化装配过程 
    目的是使产品能适应当地具体情况,合理划分成装配单元,使装配单元能并行地进行
装配。
2.3.2 可装配性评价 
    主要是评价产品装配的相对难易程度,计算装配费用,并以此决定产品设计是否需要
修改。
3 应用研究
3.1 基础应用环境
    虚拟装配技术在焊接小车设计中的应用,需要以一定的基础应用环境作为平台,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协同工作环境、统一的信息编码系统以及机械通用基础标准。
    (1)协同工作环境。有一个协同工作的基础环境,实现支持异地设计、异地装配、异地
测试的工作环境,特别是基于网络的三维图形的异地快速传递、过程控制、人机交互的基础
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2)统一的信息编码系统。焊接小车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工程数据在
IPT 内部以及 IPT 之间进行合理流动,因此有效的管理是实现虚拟装配技术的重要环节,
必须能够实现平台的协同设计,又能对各种产品数据进行管理和传递,保证在正确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