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种文化价值观注重现代技术和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结合。

二、建筑美学中的整体性构筑
其次,建筑的美首先还是在于其整体性是否足够。赖特说,建筑师应该从自然中得到

启示。哲学家和生态学家们认为,要切实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首先必须打破人类中

心论,必须以一种有机论和生态平衡论取代人是 宇宙之精灵,万物之灵长 这种人类优
越性。人类到了重新认识自己在宇宙中位置的时候了,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其
去征服自然,不如学习如何保护自然,如何保持同大自然的平衡与协调。白色派领袖迈耶
把建筑与环境的共生作为一种终极追求,他在谈到盖迪中心的创作是曾表白,多年来他
一直孜孜追求的,就是在自己的建筑中重构古代建筑中那种建筑与环境互相生成、互相融
合的方式。建筑的审美考量必须考虑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人的
发展的关系以及建筑与建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同时还得考虑建筑与人类的未来
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我们回到建筑设计的原点,建筑之美最终体现在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当代中国建

筑设计在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时,在建筑的形式的美感与建筑深层含义的关系上背离了
建筑基本的原则和含义。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给当代建筑师的创作设计提供了更为广
阔的空间,然而建筑师应该冷静的反思当代中国的切实的需要。我们要重新认识建筑设计
的价值,在新的历史阶段重新审视最基本的建筑原则:经济、使用、美观。不同的历史人文
环境、自然环境等构成了建筑学上特定的文脉,它对建筑作品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文脉
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建筑艺术的美学属性是丰富多彩的。法国伟大的建筑大师柯西布耶在

——

《走向新建筑》一书中写道,构成我们现在生活的那些多方面的因素

经济的、社会的、

——

工业的、政治的、文化的、宗教的等等

都会强制我们去发展,不管愿意与否,都在表现

我们自己的文化,恰恰因为我们是生活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建筑师,我们所作所为、
或好或坏、或因循或创造,基本上都是文化的罗网对我们施加影响的结果。古今中外的很

 

多建筑作品证明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古希腊的神庙、巴黎圣母院、悉尼歌剧院、美国的摩
天楼、中国的园林等,都是特定文脉环境里的杰作,不但符合建筑美的基本法则,还反映
了当地特有的文化。

我国的建筑美学理论是世界建筑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有着深厚的

哲学根源。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来自儒道释的理论及实践,偏于道德的追求和伦理,把艺
术看作是成就德性化人格的手段。所以,在这种文脉条件下,中国的传统建筑思想和实践,
始终围绕人来解决问题,即使是宗教建筑也不例外。建筑和空间按尺度的依据是人的高度
和视觉范围,至于为体现君主帝王权力及封建宗法制度的神圣而建造的平面空间巨大的
群体或宫殿建筑,单体建筑的夸张并不大,它的地位是通过一系列的空间和环境渲染、衬

——

托来实现的。而且中国传统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风尚和审美理想

崇尚自然之美。

它是中国人在建筑创造中的艺术灵感之源,追求自然美的境界已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的基本美学标准。它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道家 天人合一 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建
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在自然环境那个中揉入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最典型的建筑是
文人园林,它们面积虽小,但布局如吟诗作画,曲折有法,以人工营造出自然界的万种
风情,犹如田园山野,隔绝尘嚣,别有天地。或以水取胜,令人如置身清潭碧流之上;因
为这些园林往往成为古代文化精神的缩影。它们在造园时不仅注意对自然的发掘,追求再
现自然,还赋予自然以至善至美的人格,开始着意与再现山林意境。

三、建筑美学的 和谐 延展

最后,建筑的形式美是有法可循的,其最高层次的法则就是和谐美。从构图的角度讲

和谐美包含于曲线美和对称美,是建筑形式美的综合体现和最佳体现。而建筑除了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