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电产品颁发可靠性限期考核的指标,其后又提出十一个行业 222 种机电产品限期达标的
可靠性指标。这种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可靠性工作,但难免不走形式(如样品是小
批量精心制作的),且考核的方法不尽科学,致使效果不明显。我国在产品设计应用可靠
性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很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从市场竞争的需要出发,将可靠性纳入产品的质量指标并
实施管理。
  三、可靠性的技术
  可靠性的技术基础相当广泛。定量化的方法就是一般可靠性书中的内容,它要从失效的
概率分布讲起,如何能定量地设计、试验、控制和管理产品的可靠性。定性方法则是经验为
主,把过去积累的处理失效的经验设计到产品中,使它具有避免故障的能力。定性和定量
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可靠性技术的重点是研究故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析技术。事前分析
是指可靠性设计和试验分析技术,其目的是在设计阶段预测和预防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
和隐患,从而防患于未然,把可靠性设计到产品中去。事中分析是指产品在运行中的故障
诊断、检测和寿命预测技术,以保持运行的可靠性。事后分析是指产品发生故障或失效后
的分析,找出产品故障模式和原因,研究预防故障的技术。事前分析是可靠性研究重点的
重点,美国工业中 90070 的可靠性成本用于设计上。
    常用的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技术有:

    1.冗余技术
    其基本思想是用几个顶一个,可谓有备无患。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采用并联系统的
方法,当主系统出现故障时,备用系统立即自动启动,如有的液压挖掘机采用双泵、双发
动机。
    2.预应力筛选
    在电子元器件中,常在一个预应力下进行元器件的筛选试验,淘汰那些可靠性经不起
考验的元器件。
         

)3.降负荷使用对于电子元器件及机械零件中的有疵点的产品,常用降低其额定

负荷的方法,
    来提高可靠性。
    4.应力一强度设计
    对机械产品,为了保证其机件结构的可靠性,防止脆性断裂及疲劳断裂,保留适当的
安全系数,对产品的组成进行边缘参数设计。
    5.环境防护设计
    包括:对产品进行热设计,防止局部温升过高,降低可靠性;对产品进行电磁兼容设
计,防止或尽量减少电磁干扰,使产品有良好的屏蔽及接地系统;防潮湿、盐务和霉菌的
防护设计;防冲击与振动的设计等。
    6.防错设计
    为避免在装配、操作、维修中出现差错,应进行防错设计:
    (1)对外形相近而功能不同的零部件应从结构上保证不能安装互换。(2)对于需要按规定
次序顺序操作的控制器,应有明显的顺序标号。(3)对可能出现的误装配、误操作的零部件,
均应有明显的标志,以防止误操
    O
    (4)对维修中可能因为维修不当而引起损坏的零部件和元器件,必须有特殊标志或专门
规定。例如某些器件的焊接时间不能太长、温度不能太高等。
    (5)对可能出现安装错位的零部件必须有定位装置(至少应有定位标记)o7.潜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