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现既节电又节水;采取上下部调剂手段,提高 CO2 利用率,降低焦比;进行低硅铁冶炼
等节能技术。
    3.高炉寿命有所提高
    近年来,我国炼铁工作者在延长高炉寿命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均取得了新进展。对于
软熔带和渣铁滴落带对冷却壁的机械磨损和热应力破坏,主要采用依靠渣皮保护和调节
煤气流分布来实现高炉长寿。这部分过去是使用高级耐火材料,强化冷却等方法。现在是
使用铜冷却壁,通过合理的高炉操作制度,形成稳定均匀的渣皮,解决了这部分高炉长
寿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已有几十座高炉用了铜冷却壁,高炉寿命可达 15 年以上。
    建立有效的炉缸传热和冷却机制,实现炉缸热平衡合理,设计、使用陶瓷杯、小块炭砖
或微孔炭砖均可以实现高炉缸长寿。宝钢开发出在炉缸活性指数基础上的煤气流调整的操
作制度,使宝钢高炉寿命超过了 13 年。
    许多企业已建立了对冷却系统科学、合理、及时、到位的技术维护体系,使我国一批高炉
寿命得到提高。宝钢、攀钢等企业的高炉寿命已超过 13 年;首钢、鞍钢、梅山、武钢、本钢等
企业的高炉寿命均在 10 年以上。
    4.高炉喷煤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2004 年全国重点企业喷煤比为 116kg/t,比上年度减少 2kg/t。主要是因为炼铁原燃料质
量下降,成分不稳定,造成炉料透气性变差,为维持高产(因有产量就有效益),所以
采取退煤比措施。2004 年喷煤比大于 150kg/t 的企业有宝钢(192)、承德(177)、新兴铸
管(172)、邢钢(153)。
    我国已掌握了富氧高喷煤比技术,并且解决了烟煤喷吹的安全问题,总结出高喷煤比
的技术条件是:精料水平要高(入炉矿品位>59%,渣量<300kg/t,焦炭 M40>82%,焦炭
热强度>60%等),风温>1200℃,脱湿鼓风(湿度在 6%~9%),富氧 1.5%,优化高炉
操作(实现煤气流合理分布),优选煤种(可磨性好、含碳量高等)。
    影响高喷煤比的因素是:高炉热风温度偏低,个别企业制粉能力偏低,优质煤难买等。
    5.热风温度在徘徊
    近年来,我国热风温度在徘徊之中。2004 年全国重点企业热风温度平均值为 1074℃,
比上年度下降 6℃,比工业发达国家的约低 180℃,这是我国炼铁技术水平与工业发达国
家之间差距最大的地方。
    我国已全面掌握了实现高风温技术,并且也从国外引进了多种类型的热风炉。2004 年
已有几十座不同容积高炉实现风温超过 1100℃的记录。如宝钢 1239℃、上钢一厂 1161℃、
梅山 1137℃、攀钢 1136℃、三明 1127℃、新兴铸管 1121℃、包钢 1103℃、武钢 1102℃、凌钢
1101℃、承钢 1101℃、太钢 1100℃。
    实现高风温的技术措施为:采用耐高温的硅砖砌筑热风炉炉顶,热风炉结构要合理
(炉顶砖不能座在大墙上,内燃式热风炉燃烧室和蓄热室之间要用铝板来隔绝,顶燃式
热风炉燃烧空间要合理,烧嘴要过关等),送风系统(热风管、热风杠、热风吹管、热风
阀)要耐高温,将空气和煤气双预热到 250~300℃,送风制度合理(热风炉炉顶温度在
送风和烧炉时的温差要小于 150℃)等。
    6.精料水平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我国生铁产量呈高速增长态势,年增长在 20%以上,造成全国炼铁原燃料供
应全面紧张,价位攀升,质量下降,成份不稳定。2004 年全国进口铁矿石达 2.1 亿 t,创
出历史最高记录,但大多数厂的铁矿石储备量仍显不足,出现个别矿种短缺,配矿比例
在波动之中。从表 3 可看出,2004 年我国重点企业烧结品位为 56.25%,比上年度下降
0.49%,碱度为 1.933,比上年度下降 0.007;焦炭灰份为 12.74%比上年度升高 0.13%,硫
分升高 0.03,M10 升高 0.09%;全国球团矿含铁品位平均下降约 0.5%,抗压强度和转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