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吹氧试验转炉,由苏埃斯

(T.Suess)和豪特曼(H.Hauttmann)负责,在丢勒尔参与下,成

功地解决了合适的氧气压力、流量和喷嘴与熔池面距离等工艺操作问题。之后迅速建立
15t 试验转炉,广泛研究新方法所冶炼钢的品质。由于钢的质量很好而且炼钢工艺的效率
很高,

1949 年末该公司决定在林茨投资建设世界第一个氧气顶吹转炉工厂。并命名该炼

钢法为

LD 法。林茨的 30tLD 转炉工厂于 1952 年 11 月投产。翌年春季第 2 个 30tLD 转

炉工厂在奥地利多纳维兹

(Donawitz)建成投产。1950 年由苏埃斯申请得到专利权。推动

炼钢工业再次大变革的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登上了历史舞台。该法问世后,数十年内迅速

 

取代了平炉炼钢而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炼钢方法。

在北美,美国是平炉炼钢大国,有平炉熔池吹氧的经验。美国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最大战胜国,工业基础雄厚。在得知转炉氧气炼钢的信息后,美国麦克劳斯

(McLouth)公

司和加拿大多法斯柯

(DOFASCO)公司于 1954 年各迅速建成一个 35t 氧气顶吹转炉车间

并投产。随后

1957 年琼斯-拉弗林(Jones-Laughlin)公司阿里奎帕(Aliquippa)厂建成当

时世界最大的

(80t 级)顶吹氧气转炉。美国人没有购买奥地利的专利,由此发生了关于氧

气顶吹转炉炼钢专利权的纠纷,最终美国方面胜诉。

BOF 法(Basic Oxygen Furnace 的

第一个字母构成

)成为北美对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习惯称呼。但美国矿冶工程师协会

(AIME)主持编写的权威著作《BOF Steelmaking》中明确承认丢勒尔(Durrer)在开发氧

 

气转炉炼钢上的贡献。

日本对于发展氧气转炉炼钢非常关注,先经过多次考察,在

1951 年用 5t 钢包改造的

试验装置进行试验

(包括空气侧吹的试验)后,决心向沃埃施特和阿尔派(现已合并为奥钢联

VAI)购买专利特许权,于 1957 年在八幡建设第一个 LD 车间,到 1963 年其 LD 钢产量即
超过平炉钢,

1978 年关闭所有的平炉,前后仅历 20 年。日本对顶吹转炉炼钢理论研究、

扩大炼钢品种、改进炉衬耐火材料和提高炉龄、炉气回收技术、用副枪测取冶炼信息和计
算机自动控制、分解炼钢操作功能使转炉冶炼更加简化、配合连铸机实现全连铸炼钢生产

 

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技术创新。日本已成为氧气转炉炼钢技术最发达的国家。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中国有远见的科学家叶渚沛大力提倡发展氧气转炉炼钢,北京

钢铁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北京钢铁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前身)等也进行

了实验室规模的氧气转炉炼钢试验。然而对于中国发展氧气转炉炼钢的可行性,冶金界没
有统一认识。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只有前苏联可以提供平炉
炼钢成套设备

;中国的制氧机制造工业还十分薄弱;由于这些客观情况,加上一些主观上的

原因,中国氧气转炉炼钢发展比较缓慢。

1964 年中国的第一座 30t 氧气顶吹转炉车间才

在石景山钢铁厂

(首都钢铁公司前身)建成投产。到 70 年代一些地方钢铁厂相继建设了氧气

顶吹转炉和把空气侧吹转炉改建为氧气顶吹转炉,在攀枝花、本溪钢铁公司建成

120t 级

的氧气顶吹转炉车间。

1979 年全国氧气转炉钢产量超过了平炉钢,1978~1985 年建设

了宝山钢铁总厂

300t 氧气顶吹转炉,转炉炼钢技术方达到国际水平。1986 年氧气转炉钢

产量超过总产钢量的

50%。中国在氧气转炉炼钢的基本操作制度、可压缩性氧气射流结构

和多孔喷枪的设计、含钒生铁吹炼工艺、创造

烘炉炼钢操作、改进白云石炉衬质量和研究白云石造渣工艺以提高转炉炉龄等方面,

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开发工作。然而有部分转炉还存在装备水平落后、炼出的钢质量差、

 

产品深加工水平和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影响着转炉炼钢生产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