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建设项目的投资者不同。在国外大多数是私人投资,而国内大部分项目是国有
或国有资本投资的,民间资本较少。二是内地尚在发展阶段,法律规范比较模
糊。一些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求和变化。三是在内地建筑行
业中,政府主管官员、甲方、专家、设计院等众多行业相关人士的意识形态及认
识未取得一致。
  具体而言首先在观念差异方面,国外的业主及设计者较多地考虑市场及
经济因素、资源的合理引用和使用者的感受,并跟踪工程的全过程,确保质量、
控制成本。他们对于概念、潮流及外观并没有太多追求,大多数的建筑物经济、
实用,外观简洁、大方,项目施工水平较高、细节品质到位。反观国内,业主和
设计者更注重对概念、潮流、外观的追求,他们喜欢与众不同的外观,有的甚
至要求立面形态是别人没有见过的,或怪异或豪华等等。这直接导致业主及设
计师只抓住一些表面的问题,而无法静下心来从建筑的内涵着手,并由概念
到细节全程掌控,最终导致一些项目在操作上虎头蛇尾。
  其次是制度差异。国外法规经百年演变已相对完善,杜绝了投机的漏洞,
也对建筑设计进行了很多限制。建筑师奇特的创意和想法往往在推行时遇到健
全的法规限制而难以实施。反观国内,商品建筑、私有物业的概念都是近十几
年来才发展起来的。现行的法规有很多空白,可以给设计师留出很多可发挥的
空间,许多造型奇特的建筑也得以实现。
  此外,在与业主交流方面,国内外差异悬殊。国外的业主最关心的是:你
是否能在要求的时间里完成他所交待的工作,你的设计是否用心,你的图纸
质量水平如何,设计到不到位。而在国内,很多设计机构的太多精力放在拉关
系、搞公关上,而不在其设计工作上,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在国内最难以适应
的地方。我始终认为,建筑师的主业是把设计工作做好,一个好的事务所的核
心竞争力必须放在设计产品质量及服务上。除了好的设计、好的服务,依靠其
他优势建立起来的成果终是昙花一现。
  从艺术的角度看,建筑艺术是一门很独特的类别,黑格尔把建筑排在五
种艺术之首(雕刻、绘画、音乐、诗)

,但明确指出 建筑是一门最不完善的艺术 。

建筑物本身具有实用性、工程性和资财性,虽然具有艺术价值,但与其他艺术
形式相比,又不够纯粹!

  象形这种情结,成了建筑这种 不完善的艺术 常见而且直观的表现方式。
而中国人都有着对象形建筑的偏爱。好像沈阳方圆大厦被 CNN

评为 全球十大

最丑建筑 后,虽有网友同意这样的建筑应该被抵制,但是却有不少网友和专
家认为,这是外国人不懂中国文化的才会这样认为。不少沈阳市民认为这栋外
表貌似古钱币的大楼是沈阳的象征。

   这个建筑像什么?”

是普通大众看到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的第一发问。 象

形 是中国文化的个性,造型的意象是民族情感表达和共鸣的重要方式,传统

“ ” “ ”

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讲究 应物象形 ,追求 意 与 象 的共生。台湾建筑师

李祖原就是一个最擅长于 象形 建筑的大师。台北 101 大厦、沈阳方圆大厦、北

 “

京盘古大观等作品,体现了华人建筑 民族的、世界的 精髓思想。民间对建筑
的评价和印象也总会以象形的方式流传,其中最经典就是央视新大楼被取名

大裤裆 ,大家记得 鸟巢 多于记得它其实是叫国家体育馆。

因此在批判洋设计师和政府审批部门时,我们是否也要自我审视一番:

自己对建筑的审美标准到底如何?我们在面对这种地标式建筑是什么态度?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