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量的社会财富,他的责任如果在自己的专业里面,他就应该善待这些财富,使这个财富
能够达到最佳的性价比。因为我们做的事情都只有一个局部的正确性,所以我们只能在我
们的时代用局部的正确性去考虑一些事情。如果谈到建筑师的道德和良心,首先不要作简

单的项目性的判断。良心的事情不是在你的工作当中用来展示的,良心是一种平常心。

这是一个有力而均衡的解答,但其中许多议题仍值得进一步深究:当建筑师的实践同时

在很多层面上与社会发生复杂关系时,建筑师最关心的是在哪些层面的关系上做到 真

实 ,是政治、经济、还是美学上?这里不同的回答将直接导致对后面一系列问题的不同回

答: 财富 如何才算 善待 ?建筑师要达到哪一个利益方的 最佳性价比 ?他处在哪个

” “

立场上的 局部的正确性 ? 建筑师的良心 不是用来在工作当中展示的,那究竟如何或
能否在工作中体现?

一方面,建筑师作为狭义的职业工作者,他的 平常心 可以理解为不夸张,不教条,因

地制宜,以敏感、耐心和技巧,珍惜和利用 此时此地 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将它们结晶为

——

高质量的建筑作品

这正是刘家琨的建筑作品令人感动的原因;而在另一方面,建筑

师作为广义的知识分子,当他的工作深深地卷入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时,当他
以特有的角度观察到、甚至参与到大量政治经济运转过程中的不合理和不公正时,他的

平常心 还能 平常 到什么地步?

刘家琨这段谈话,涉及到一系列值得当代中国建筑师深思的问题。可惜,在那样的发言场
合中,在过于练达的谈吐中,这些重要问题,没能被当成问题打开,激发同行进一步探

——

——

讨,而是被一个泛泛的 平常心 提议

而不是深入的分析和批评

给掩盖了。

2008

: 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2008 年 5 月 29

日,汶川地震爆发十几天后,刘家琨在他工作室新建立的 汶川震后再生

“ ”

博客上登出一个帖子。这一次,不再是 大师论坛 上的谈,而是民间建筑师博客上的 问 。

博文的开头不再是以前惯有的那种清高、洒脱、诙谐加自嘲、迂回包抄话题的风格了,作者

带读者一下子扎入了 此时此地 :“到达聚源镇是十五号下午一点多,一拐进通向聚源中

学那条小街,立刻就闻到那股气味。

刘家琨开始直接描述那些逼近眼前的东西:那周边几乎完好无损的房子,那 像是一次成

功的定向爆破 般垮下的学校,那些 残梁断柱,碎石乱砖,湿嗒嗒的书包和外套,烂鞋

底一样的计算器,压扁的不锈钢饭盒,墨绿色油漆的座椅碎片,粘接的作业本 ,等等,

——“

尤其是那气味,此时此地的一切太真实了,如此真实

几乎像是假的!

紧接着,不同于通常的建筑写作,刘家琨开始写到人:那些被抬走看不见的人,还压在

……

下面看不见的人,联系不到的人,断了骨头的人

再下来,刘家琨展现出画图外的另一种职业技能:为一系列垮掉的学校进行 初步的技术

估计 。这些房子,显然不属于他两年前提到的如故宫和苏州园林那种 寿命很长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