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站在胡同里,市声渺远,只觉几千年几百年的日子就这么悠悠地过了下来。风雨不动
的世上人家。

  梁思成在 1949 年 9 月致北京市市长聂荣臻的信中,谈到建筑师的职责:建筑师是以
取得最经济的用材和最高的使用效率,以及居住者在内中工作时的身心健康为目的的。

” “

  他有意强调 建筑师 与 土木工程师 的不同,前者更富于艺术精神,须用一颗敏感
的心去体贴万物,并懂得一个好的建筑如何带给人感官上的愉悦、灵魂深处的温暖。

   菊儿胡同 ,诗意栖居的代表作,正是梁的学生和继承者吴良镛在北京四合院基础
上设计出的现代民居。

  1987 年,菊儿胡同是积水、漏雨、杂乱无章的典型地区,吴良镛受邀设计改造。他的

有机更新 理论认为,住房是城市的细胞,新建房应自觉地顺应城市的传统肌理,于是

有了 类四合院 ,既保留了天井、院中的老树,又能容纳更多住户。房屋为白墙黛瓦,错
落别致。

  吴良镛非常留意娱目之景:在坡顶修建楼阁和平台,可远眺景山、北海、白塔;在院中
配置不同姿态的树种,使院落小景丰富有变;甚至楼阁的高度不一,增加建筑群轮廓线的
变化,屋顶亦因此有了韵律美。

  如今住在高层小区里的北京人,是无法享受到郁达夫笔下 故都的秋 了。菊儿胡同里

——

的人却仍可坐拥旧时的景色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1993

年,菊儿胡同改造项目获得联合国 世界人居奖 ,一时间名声大噪。直到今天,

仍为人津津乐道。然而菊儿胡同修建了两期之后即告终止。

  关于菊儿胡同的争议也很多。有的人认为,以该地段的重要性而言,菊儿胡同第一期
标准不够高。也有人基于对当时中国普遍经济水平的估计,说菊儿胡同标准太高,没有价

值、没有典型性,别的地方盖不了。吴良镛认为这是 地产商 的思维。

  旧城改造涉及的产权、造价、拆迁等各方利益问题本已很复杂,当政府和房地产商涉
入其中时,吴良镛追求的美和舒适,甚至对老北京城旧有肌理的重视,渐渐被房地产业
片面追求高容积率的声浪淹没。

   我并不是要所有的房子都盖成菊儿胡同,而只是探索了一条传统建筑改造的路子。

吴良镛说, 据它的条件、根据当时的问题,能够在当时当地的环境里得到发展、创造它的

特色,这是我追求的。

  在碰撞与矛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