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全,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基本上可以满足自主设
计的需要,为核电技术进步和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在设计技术研究工作中,解决了核
电站工程设计的许多技术难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核电工程设计分析的骨干程序系统。
初步形成了一套先进反应堆设计方法和试验验证手段,提高了我国先进压水堆设计开发的
能力。正在立足自主开发第三代、第四代核电关键技术。

 

  3.核电工程建设管理。

“九五”期间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无论是国产化项目,还是中外合

作的项目,都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项目业主对核电站建设和运营全面负责。在工程
项目管理中,实行了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通过招标选择施工承包商和设备采购,有效
降低了成本,确保了施工质量。在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宝
贵的经验。

 

  4.核电设备制造。通过

“八五”、“九五”期间的科技攻关和核电设备国产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核设备设计、制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除了主泵、数字化仪控系统等少部分设备以外,
国内已经具备了设计和制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大部分设备的能力。哈尔滨、上海、四
川东方三大发电设备制造基地和第一、第二重型机械制造集团已经成为加工制造大型核电设
备的骨干企业。

 

  5.核燃料保障。在核电建设的带动下,核燃料循环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技术进步,初步形成
了包括铀矿地质勘探、铀矿采冶、铀转化、铀浓缩、元件制造以及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管
理等环节的较完整的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在一些关键环节实现了生产能力的扩大和工艺
技术的跨越提升。

 

  铀地质勘探通过对装备的技术改造,勘探能力得到加强,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不断取
得突破;铀矿冶形成了以地浸、堆浸、原地爆破浸出为主的新型生产体系;铀同位素分离实
现了从扩散法向离心法的过渡;全部核电站燃料元件均实现国内生产,质量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并生产出合格的高燃耗燃料元件产品。

 

  6.建立了完善的核电安全管理、核事故应急和技术后援体系。我国政府特别关注核能的安
全问题,已经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核安全法规,形成了一支独立的核
安全监管技术队伍。核安全保障贯穿于核电站的设计、设备制造、建设、安装、调试、运行直到
退役等各个环节。建立了从电厂、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的核事故应急体系,为保障核电站的
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积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同时,我国核工业经过近五十年实践建立起来的核安全后援与技术支持体系,在核电机组
的安全运行、环境保护、放射性废物处理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7.核电站厂址资源。经过 20 多年的勘探和规划,我国已确定了相当容量的核电厂址。目前,
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厂址绝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可以满足

2020 年前再建约 30 台百万

千瓦核电机组的需要。秦山核电基地还可以再安排

2 台百万千瓦机组,江苏田湾核电基地还

可再安排

6 台百万千瓦机组,浙江三门厂址可安排 6 台百万千瓦机组,广东阳江、福建惠安、

山东海阳都具有安排

6 台百万千瓦机组的条件。 

  8.中国核电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满足经济的持续发展,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