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定功率

650MWe 的双环路压水堆机组,其控制棒驱动机构设计则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实堆运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符合得相当好。建成后的运行业绩证明,反应堆系统安全可靠,
而且在近期世界上已建和在建核电项目中建造成本最低,安全性能达到二代改进型主流技
术国际水平。秦山二期反应堆的成功开发,不仅证明了中国核动力院的技术能力,更证明了
真正的技术能力不是引进的直接结果,而是在自主开发基础上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后的再
创新。
  秦山二期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

55%。显然秦山二期建设对拉动我国机械、电子、仪器仪

表等制造业、在国内初步形成专门制造核电设备制造产业集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期间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按照

“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针,决定在已开展的 AC600

研究基础上,开展与西屋公司的合作。

1996 年下半年,两公司在成都共同主持召开了

“CAP600——中国未来核电的一种候选堆型”研讨会,各方反应相当热烈,许多前任政府
高官与制造厂商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双方确定了合作研发的具体领域、课题并完成了文
件签页。最后却竟然因为

200 万美元的“AP600 入门费”无从落实而只好不了了之。由此也

可见有基础的合作研发与无条件全盘引进之间在经济上的极大差别。
  同年秋天,有关部委在上海主持召开

“核电国产化和技术政策研讨会”。来自基层的与会

人士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国产化不应仅限于设备的生产制造,而应是做到

“四个自主”,

即自主设计、自主(设备)生产、自主建造、自主营运。四个自主中的龙头是自主设计。会后计
委下发的文件中,将以前的

“以我为主,中外合作”方针后面增加了“积极引进,推进国产”。

其后数年,计委有关领导出国四处考察,寻找可引进用于核电国产化

“驱动项目”的堆型。诸

如美国

ABB/CE 的 System80+、西屋的 AP600,法国的 N4,德国的 CONVOI,以及日

本的大饭

4#、ABWR 等等都遛了一个遍。有段时间甚至特别垂青第三代沸水堆 ABWR,终

因与国内已有基础相差太远,才不得不忍痛割爱。一时间外国主要核电供货商也被

“驱动”得

在国内各设备制造厂中转悠,寻求合作伙伴以跻身中国市场,煞是热闹了一阵。也是在这段
时间计委提供的全国电力供大于求的信息,使得国务院作出了三年不建新电厂的决定。
  

1999 年,刚成立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决定开发新堆型来推动核电自主发展。在成员

研究院所建议的增强型秦山二期(

70 万千瓦)、CNP1000、双环路 1100MWe、4 环路

1400MWe 等堆型方案中挑选了 CNP1000 作为主打方案。这是以法国 M310 堆型为参考,
针对其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和安全性上的不足,在

CNP600 成功经验和其它技术储备的基础

上,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设计反应堆,将堆芯中燃料组件从

157 盒增加至 177 盒,以降

低堆芯功率密度,可以提供额外

15%的运行裕量。同时加大了压力容器的尺寸,以减少其

内壁所受中子辐照注量,达到设计寿命

60 年。此外还有 18 项较大技术改进。所有这些改进

都将有助于电厂安全性的提高,国家核安全当局对

CNP1000 设计的反应堆系统的初步审

评,认为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核集团还自筹经费逾千万,安排核动力院开展两大重要试
验并取得圆满成功。中核集团将

CNP1000 作为百万千瓦级压水堆自主化品牌向外推介,但

是中广核集团不想改变

M310 堆芯与压力容器,只同意其他 18 项修改仍由由中国核动力

院负责完成。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未能及时协调好双方的争执。等到两个集团发现已经好几年
未批核电项目了,遂正式向计委表态愿意搁置争议、统一堆型,希望赶快批准立项,但为时
已晚。全盘引进的倡导者们已以统一技术路线为由,启动了中国巨大规模的全盘引进。
  

3、忽悠与糊弄

  新世纪之初,

 “六君子”提出全盘引进的建议,其主要内容是:现在我国已掌握的二代

改进型核电技术落后、不安全,在严重事故预防、缓解措施等方面与国际上新的核安全标准
还存在差距,不能再建。需要通过国际招标,依靠比以前更彻底的全套引进国外

“成熟的先

进第三代核电技术

”,由外国核电供应商负责为我国建造头两台第三代机组,再在外国供应

商的支持下建设后续的另两台机组。在

2010 年之前开始实行这种引进机型的批量建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