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这究竟是为什么?所有关注中国核电事业的有志国人莫不扼腕。曾先后深入探究中国汽

车制造和大飞机制造两大战略产业落后之谜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在这两年

多时间里,带领他的三名博士生曹崴、郭丽岩、王彦敏,通过对业内资深人士的大量访谈,

试图破解这个发生在中国核电事业身上的谜局,并授权本刊全文发表这篇

3 万字的长文。赤

子之心,溢于笔端,望诸君正襟细读,亦盼在场衮衮诸公,幡然醒悟,谋国之大是。

  着中国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核电的重要性获得越来越多的共识。事实上,中国政

府在几年前开始制订

“十一五”规划时,就已经把发展核电列为保证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手

段,并做出了在

2020 年前后使核电装机容量达到 4000 万千瓦的规划(最近能源当局提高调

子,要把这个目标提高到

6000 万甚至 7000 万千瓦)。这个规划标志着中国政府对核电从“适

度发展

”到“大力发展”的政策转折,一扫多年来“要不要发展核电”、“核电需要在多大程度上

发展

”的争论,业内甚至因此而出现过“中国核电的春天终于到来”的兴奋。

  但从一开始就引起争议并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

2002 年末至 2003 年初所确定的新一

轮核电发展路线,再一次是依靠对外引进,而且是比前两轮引进更彻底的全盘引进。以大亚

湾核电站为标志,中国核电在

1980 年代的第一轮发展中确立了以“引进+国产化”为主的路

线,但同时也存在着以秦山核电站

(一期)为标志的自主开发。1990 年代,中国经历了以纯粹

购买电容为目的

(不包含技术转让内容)的第二轮引进,相继购买了加拿大的重水堆(秦山三

)和俄罗斯的压水堆(田湾),并且继续购买了法国核电站(岭澳-大亚湾后续项目),但同时

也开工建设了自主设计的秦山二期核电站。虽然与引进并存的自主发展走了

20 年,它却被

进入

21 世纪之后的新一轮核电发展计划(以下称之为“第三轮引进路线”)彻底放弃了。

  第三轮引进路线倡导者提出的主要理由是:国内核电站机型

“五花八门”的局面严重干

扰了中国核电技术进步和国产化进程,而

(自主设计的)秦山二期核电站是参考大亚湾核电

“照猫画虎”建造的,在事故预防、缓解措施以及防火设计等方面与国际上新的核安全标准

还存在差距,已丧失了作为

“主力机型”的条件。因此,中国核电必须“采用先进技术,统一

技术路线

”,直接引进国外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站技术,走“一步跨越”的新路。这个方针的

具体实施方案是:通过国际招标,在国际三代核电机型中选定一种作为中国核电技术的发

展方向;先建设

4 台招标引进的机组作为“国产化”(后改称“自主化”)依托项目;在 20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