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出现的某些洋式建筑。而大部分内陆地区的城市由于交通不便,仍处于与外部世界较为隔
绝的状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为强;只有个别城市或临近边界、或因铁路建设的发
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筑兴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筑以上海外滩(Bund of Shanghai

,又称 黄浦滩 )和南京路、天津九

国租界、广州 十三行 和沙面、厦门鼓浪屿、青岛胶澳租界 青岛区 的建筑为代表。

  长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筑以南京下关、武汉汉口租界的建筑为代表。

  内陆地区沿边城市哈尔滨早期的建筑主要通过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受俄罗斯传

统建筑和十九世纪末欧洲流行的 新艺术运动 样式影响,在中东铁路系统的建筑和东正
教堂中表现为多。滇越铁路(1903――1910 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加
速了云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参与了滇越铁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开发过程中,间接地把
其所受法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带到滇越铁路沿线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筑则以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为滥觞,以资政院、大理院为代表。

  洋式建筑的设计者基本为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统式建筑:

  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本世纪的第二个二十年,中
国建筑的历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建筑师面对
列强的入侵而激发的民族意识,这两种因素有剧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传统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可以说是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筑
师吕彦直(1893?929 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 年)。中山陵陵园总体平面呈钟形,引

人发 木铎警世 之想,寓意深远;墓在祭堂后合乎中国观念,式样采古制,建筑朴实坚固,
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吕彦直生年仅 36 岁,但他以设计并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近代建
筑史上的地位。1926 年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近代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

  1927 年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后于 1929

年所作 首都计划 ,则是中国进行的较早、

规模较大的城市规划设计。 首都计划 的详细方案中,全部政府办公建筑均采用中国传统

建筑造型,极力提倡采用 中国固有之形式 ,意为发扬光大本国传统的文化。这在二十年
代是一种开创性的设想。

 

    在 北 京 , 传 统 式 建 筑 以 二 十 年 代 所 建 北 京 协 和 医 学 院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简称 PUMC)新校舍建筑群体、燕京大学校园建筑、辅仁大学、国立北平图书馆为

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较早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的设计者主要是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