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4

 

、打通关节

  理想的结构体系当然是浑然一体的一也就是没有任何关节的,这样的结构体系使任
何外力都能迅速传递和消减。基于这个思路,设计者要做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结构中各种

各样的关节 打通 ,使力量在关节处畅通无阻。中医上云: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结构

就像一个人,气穴若不能畅通,症结和隐患就会产生。在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中, 刚柔

” “

” “

相济 , 多道防线 , 抓大放小 是设计概念中的战略问题,但要想得让这些战略思想得

以实现,靠的是 打通关节 这个原则作为保证的,结构设计的具体操作,最后全都归到

 

打通关节 的贯彻和实施上来。 打通关节保持平衡的目的其实就是使其永远处于原始的

静态,当力量不能畅通时,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的组成元素与元素之间的静态平衡一

“ ”

旦被破坏,结构变成机动, 动 即是死,即为终结。可见设计者是协调者,其任务是让所
有互不相关的静态构件相聚之后依然处于静态(也就是使其保持常态),或者是处在相对
的静态之中。其实处理和成就世间万物,必须使动为动,静为静,才能平衡:必须动者动
之,静者静之,才能持久;必须知其本源,施以规则,顺之导之,才能达至繁荣昌盛。一
切的一切,以顺应自然为始,达到平衡为终,诸多规则,只是手段,只为平衡,只为畅

 

通。

 

  二、应从概念设计上着手注意几个问题

  1、关于强柱弱梁节点。这是为了实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让梁端形成塑形铰,柱端处
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但节点还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强柱弱梁措施的强弱,也
就是相对于梁端截面实际抗弯能力而言柱端截面抗弯能力增强幅度的大小,是决定由强

震引起柱端截面屈服后塑性转动能否不超过其塑性转动能力,而且不致形成 层侧移机

构 ,从而使柱不被压溃的关键控制措施。柱强于梁的幅度大小取决于梁端纵筋不可避免
的构造超配程度的大小,以及结构在梁、柱端塑性铰逐步形成过程中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和
动力特征的相应变化。因此,当建筑许可时,尽可能将柱的截面尺寸做得大些,使柱的线
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尽可能大于 1,并控制柱的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以增加延性。
验算截面承载力时,人为地将柱的设计弯距按强柱弱梁原则调整放大,加强柱的配筋构
造。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不得过高,以免在罕遇地震中进入屈服阶段不能形成塑性铰

 

或塑性铰转移到立柱上。注意节点构造,让塑性铰向梁跨内移。

  2

、关于 强剪弱弯 措施;强剪弱弯是保证构件延性,防止脆性破坏的重要原则,它

要求人为加大各承重构件相对于其抗弯能力的抗剪承载力,使这些部位在结构经历罕遇
地震的过程中以足够的保证率不出现脆性剪切失效。对于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梁应注意抗剪

 

验算和构造,使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注意构造措施。①对于大跨度柱网的框架结构,在楼梯间处的框架柱由于楼梯平台
梁与其相连,使得楼梯间处的柱可能成为短柱,应对柱箍筋全长加密。这一点,在设计中
容易被忽视,应引起重视。②对框架结构外立面为带形窗时,因设置连续的窗过梁,使外
框架柱可能成为短柱,应注意加强构造措施。③对于框架结构长度略超过规范限值,建筑
功能需要不允许留缝时,为减少有害裂缝(规范规定裂缝宽度小于 0.3into),建议采用补偿
混凝土浇筑。采用细而密的双向配筋,构造间距宜小于 150mm,对屋面宜设置后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