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消费结构中,国际平均水平为

11%,而中国仅为 2%,不足前者 1/5;在人均消费绝对量中,

国际上是

7.5 升,而中国人仅为 0.75 升,不足前者 1/10。葡萄酒品牌的推广要考虑到国内外

的区别,国外消费者对葡萄酒非常了解,不需要引导消费,在国外属于基本消费品,不需
要做大篇幅的宣传。而在中国,过于华丽的广告画面,给人的印象只有浮夸。
危机四:营销忽略中档价位
    国产葡萄酒中,中档酒只占销售额的 30%,难以填补需求的空缺。过去,国产葡萄酒过多
的强调高、低两头的开发与营销,高端有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而低端产品则针对价格敏感
的消费者,企业对于中档产品开发与营销并不重视,遇到断档缺口又不甘心将高端产品进
行促销,其实,营销手段就是信息的传播,想要扩大市场,就得先学会

“俗”,到底要有多

“俗”,达到怎样的程度,尺寸一定要拿捏好,更不能陷入误区。销售旺季,高端酒的促销,
并不降低身价,而是促进消费的一种营销方式,一来可以让品牌深入人心,二来薄利多销,
何乐而不为?例如:奢侈品香奈儿,古奇及巴宝莉等,在黄金周促销折扣可以低至

1 折,

吸引海内外人士前去抢购,这些品牌依旧是奢侈品,并没有因为促销变为地摊货,而更多
人也会抱着愿意尝鲜的态度去消费。葡萄酒专家郭松泉表示:

“国产葡萄酒企业应当淘汰低

档酒,保证中档酒,中高档酒的需求量太少。

危机五:天气阴晴不定
    此外,2012 年气候的异常,也为国产葡萄酒的原料供应带来一些不利因素。中国的气候
温差向来都是南方雨水,北方降雪。近几年,南方部分地区则出现罕见的降雪、冰雹,可谓
气候变化大逆袭,造成种植业及养殖业的重大损失。同时,南北冷暖空气的交汇频繁温差太
大,雨水过多直接导致葡萄的产量大大减少,影响收成,直接降低了原材料的产量,也增
加了葡萄酒的加工成本。
“机”在何方:因地制宜多手牌
    事物是两面性的,硬币也有正反面,这不是杞人忧天,看到危机亦是转机的降临。
    酒水面向的是社会大众,这背后的含义是重质不重量。尽管进口酒的种类繁多,但是在中
国,能被消费者认知的,寥寥无几,仅

“拉菲”子系列就达到数十种产品,可以延伸到十几

个酒庄,这正是进口葡萄酒市场混乱的一个缩影。品牌之争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如同大
浪淘沙,沉淀的都是精华,国产葡萄酒品牌,如张裕、长城、王朝这些民族品牌的沉淀在消
费者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久前,记者在路过成都某超市时看到,超市葡萄酒货架上基本被国产葡萄酒占据。该超
市营业员表示:

“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来选购葡萄酒的人越来越多。前几年平时大多是买

白酒,葡萄酒一般在过节促销时才能走销量。现在的情况是部分消费者转喝葡萄酒,之前不
饮酒的女性消费者也开始饮用葡萄酒了。

”这些现象否意味着国产葡萄酒,犹如雨后春笋,

尽管一路阻挠,却只为破土而出呢?日前,《中国酒业》记者与广东省酒类专卖局副局长、广
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会长朱思旭一同解读了国产葡萄酒的机遇。
机遇一:时间见证佳酿
    虽然国产葡萄酒从 80 年代末才开始起步,但是国产葡萄酒阵营每一次的宣传、或多或少
都会在喧哗中挣扎,即使备受争议,至少已经得到关注,这就是转机的开始。针对国产葡萄
酒质量难比进口酒的现状,朱思旭告诉记者:通常出产一瓶好的葡萄酒需要

30~50 年的时

间。意味着中国在

2020 年将迎来国产葡萄酒与世界品质的接轨。业内人士估计:2020 年,

国产葡萄酒有望达到

300 万吨,进口葡萄酒则达到 100 万吨,形成 3:1 的比率。“没有哪个国

家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广阔的葡萄栽培面积,中国葡萄酒市场成熟只需

5 年。”被誉为世界

三大酒评家之一的英国葡萄酒大师杰西丝

•罗宾逊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看好中国产

地的崛起。
机遇二:口感因地制宜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