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征属均匀水淹型,主要出现于渗透率级差不大的反韵律油层中。③水淹厚度系数大,但底
部先见水,且水洗更强,主要出现于渗透率级差很小特别亲水的反韵律油层中。
  (3)平面水窜造成的剩余油区。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平面的非均质性及开发条件的影响,在平面上会出现注

入水 舌进 的情况。注入水向不同方向驱油,推进往往是不均匀的,一般总有一个方向突

进最快,且经过长期的水洗后,这个方向有可能发展成 水道 。由于平面水窜,注入水优
先沿一个方向驱油,而在其他方向水洗程度弱甚至未水洗,从而造成了剩余油滞留区。
  (4)微观非均质原因形成的剩余油。
  剩余油在微观孔喉网络中的分布受储集体孔喉大小、孔喉均匀程度、孔喉形态、孔喉连
通度、储集体润湿性等诸多因素的控制,这些微观特征的差异使剩余油微观分布有独特的
规律。根据岩心的宏观和岩样的微观,可将微观剩余油分布归纳为以下模式。
  ①网络状剩余油分布模式。在微观水驱油过程中,水不易进入细小空隙网络而沿较大
空隙绕流,从而使这些细小孔隙网络中的原油成为剩余油。
  ②斑块状剩余油分布模式。由于成岩作用和地应力活动等条件的差异使储层的物性具
非均质性所致。另外在一些大孔道中因流速较低,冲刷能力较弱,当孔道中形成连续水相
后,一些附着在孔道壁附近的原油不易被水驱走,在孔喉网络中形成油斑状剩余油。
  ③附着状剩余油。由于附着在颗粒和孔壁的表面,往往是由于颗粒表面具有较强的吸
附能力且孔喉中形成连续水相,使得颗粒表面的剩余油不能被驱替而形成附着状剩余油。
  ④油水混相剩余油。长期注水冲刷使得储集体中的油和水混合形成水包油或者油包水
的混相剩余油。
  2.1.3 流体的粘度差和密度差造成的剩余油分布
  由于油水的粘度差和密度差造成水驱油前缘向油层底部突进,从而使得油层内一部分
厚度动用程度低,影响水淹厚度系数,形成剩余油段。油水粘度差和密度差越大,无水期
水淹厚度系数越小。
  2.2 开采方面的原因
  开采方面的原因主要为井网布置、射孔的位置、注采对应、注采强度等状况导致的储层
开采状况的非均质性,其为剩余油分布的外部控制因素,即是外因。简单讲,就是在注采
过程中,由于井网布置、射孔方案、注采强度、注入倍数等因素的影响,致使由采油井或注
水井与采油井所建立的压力降未波及不或波及较少的区域,原油未动用或动用程度低,从
而形成了剩余油。
  2.2.1 井网布置时控制不住的剩余油层

  一些小型的透镜体或者条带状砂体,在三维空间上具有 迷宫状 机构,井网很难控制。
有的砂体无井钻达,油层保持原始的状态;有的储层只有注水井而没有采油井,注水后油
层成为憋高压的未动用油层;有的储层只有采油井,没有注水井,依靠天然能量猜出少部
分油,而成为低压基本未动用的油层。
  2.2.2 射孔方案致使的剩余油分布
  在开发生产中,还有一类未列入原开发方案的、未射孔的潜力层,出现这类油层大致
有三个方面的原因:①一些原来不能开发的油层,由于技术的发展变成可能开发的油层;
②开发前测井未解释出来而后来重新解释的油层;③不属于原开发层系的油层。
  2.2.3 注采井网控制平面剩余油分布
  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在井间分流线附近和井网控制差的部位,注采关系不完善和井网对

 

油层控制较差部位 生产井排两侧附近剩余油饱和度明显较高。例如,油藏边角及尖灭区剩
余油常富集,这些部位常因岩性和物性变差,储集体非均质性增强,使注入水推进不均匀,
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严重影响油田注采效果。若注水井位于高渗区而采油井位于低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