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道德风险是在交易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
  (一)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
  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与借款
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与

消费

信贷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

称。商业银行与借款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源于企业在信息中处于优势地位,
而银行则处于信息中的劣势地位。企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状况,而贷款银行却
只能凭借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判断企业的真实情况,提供虚假的信息
给银行,骗取贷款。当银行接到企业的借款申请和提交的资料时很难做出准确
的判断,为了避免承担较大的信贷风险,银行只好减少贷款投放量。双方博弈

的结果导致银行出现所谓的 惜贷 现象,致使一些收心履约的企业反而失去
了活的贷款的机会。
  商业银行与消费信贷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商业银行不能全面地掌握信贷消费者的资信状况。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者的收
支状况、偿债能力等无法全面掌握。为了防范消费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只好设
置高消费信贷的门槛,这也是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消
费者也不能完全了解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和费用以及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资
信评价结果。一是由于我国目前缺乏保障信贷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二
是贷款人对消费者的资信

调查

和评估结果也没有法律的形式保证消费者有权利

进行审查。
  (二)存款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
  在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商业银行评级制度,银行也没有定期向公众披露财
务信息。大多数存款人只能从银行的网站上等获取有限的公开资料和信息。这
使得存款人在选择银行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作为债
务人显然比存款人处于信息优势的地位,商业银行了解自身的信用状况、财务
水平和盈利情形。上述分析体现出在存款关系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 “

这种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 逆向选择 和 道德风险 。
  四、减少商业银行信贷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的建议
  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企业交易行为的不利影响,在每一种经济体制中都存
在。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在长达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
有效的解决办法,如利用同业的信息共享来查询,采用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
对企业的资信进行评级等,努力减轻这方面的负面影响。在我国这两个问题长
期困扰着我们,一直未能很好得到解决。由于银行无法克服银企信息不对称的
障碍,也就导致了不良贷款产生的必然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
者和管理,面对信息不对称现象可能给信贷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必须在

日常工作中解决好信息的问题,应该在形成 多采集、快传递、重分析 的工作
模式,注重信息流中各个环节的效率,解决好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保
存)、分析(采用)工作,扭转过去的重采集、乱传递、轻分析的非理性工作模
式。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是指企业应将其资产处置、财务状况、风险等方面的信
息按照法规要求向金融监管机构、投资者、债权人或社会公众进行报告或公示。
首先必须要建立起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现在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很不统一,
各个地区,各个部门都有不同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相关规定,多重标准给信息
披露制度带来不规范性,这也造成同一企业因需要实现的目的不同,而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