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差额越大。因此,相对于毛利差而言,净利差更能反映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持续盈利能
力。

  2.我国利差的变化过程

  我国基准存贷款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的,中国人民银行在调整基准利率水平
及利差时,是需要考虑不同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的。而各
家银行可根据自身情经营况在一定范围内对其存贷款利率进行调整。

  1996 年以前,我国社会资金供不应求,人民银行为解决国有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一
方面增加了资金供给,逐步将存款利率提高至最大值 10.98%;另一方面,为了降低国有
企业的融资成本,则把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基本保持在小于 1%的水平。1996 年之后,由
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逐渐累积,已威胁到了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因此人民银
行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渐提高了存贷利差。2002 年,人民银行开始的逐
渐加息,这也推动了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逐步加大。到 2006 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状况
开始好转,不良贷款率已降至 7.1%,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已达到监管要求。
但此时商业银行过于依赖利息收入,而阻碍了中间业务的拓展,这既不利于我国商业银
行业务结构的转型和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宏观调控。2007 年,我国逐渐从"稳
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为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和潜在的通
货膨胀因素,先后 10 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6 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逐渐缩小
了存贷款利差。2008 年上半年,市场资金趋紧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保持在较高的
水平上,中国人民银行继续 4 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至 17.5%的高位。2008 年 9 月,
金融危机爆发,资本市场低迷,银行的定期存款占比开始增加,使得存贷利差开始收窄。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为应对金融危机,连续 5 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又重新
转为"适度宽松"状态。

  由图 1 可以看出自 1991 年到 2008 年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利差的变化趋势。
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总体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并趋于平稳。2007 年,虽然人民
银行为了抑制经济过热而提高存贷款利率,但存贷利差却在逐渐缩小。一年期存贷款利差
在 1993 年达到最小值零,在 1999 年达到最大值 3.60%,并在之后总体趋于平稳。

  三、银行利差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的变化受宏观经济因素和各银行的自身经营状况的双重影响。
虽然宏观经济因素使得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基本走势相同,但由于我国大型商
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生息资产结构、计息负债结构以及存贷比率等因素的不同,
使得大型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普遍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1.银行生息资产结构

  商业银行的生息资产主要包括客户贷款及垫款、

证券投资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和

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各项生息资产的平均收益率各不相等,因此不同类型银行
间不同的生息资产结构也将导致不同类型银行间净利差的差异。

  客户贷款及垫款是银行生息资产中占比最大的一项,其平均收益率也最高。若该类生
息资产占比较高时,银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也就会相对较高,从而净利差较高。证券投
资也是银行生息资产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但其所占比例明显少于客户贷款及垫款。以工商
银行和招商银行 2009 年和 2008 年的生息资产结构为例,来说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