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进行形式及美学分析时,常运用 步移景异 的分析方法,但这种动态的观察不是方法论上
的动态观察。)
这种静态的视点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是聚落与民居研究的基础,这也是最近二十余年聚落与
民居研究成果中最丰硕的部分。在以下方面的列举中,如聚落形态、民居形制、民居分类、民
居建筑空间构成、民居结构与构造、民居建筑美学等,我们均可以发现详实的调研资料与丰
富的著述。虽然以中国之大,民居类型之多,全面调研难度之大,目前基础调研工作之未能

——

穷尽其详为理由,我们仍不能否认这种潜在的静态研究视点所作出的学术贡献

它静态

而真实地呈现了聚落与民居的即时性文化状态,如果说建筑史的研究是关于逝去的建筑文
化研究的话,那么这种研究的学术贡献即是对聚落与民居建筑文化的某一时间点的状态研

——

究,它选取的是一个切面。在这样的研究中,聚落与民居建筑文化研究的各个层面

物质

层(人工构筑物、人工自然)、心物层(构筑技术、构筑制度、构筑语言、构筑艺术等)以及心
理层(构筑思想、构筑观念、构筑艺术),呈现的是一个停滞的均质性体系,反映的是一个

静止的画面,从其本质上说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 照相式 的研究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使 20

——

世纪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呈现出一个特点

普及性。正如上文所说,

这种研究方法已经产生出许多调研资料和丰富的著述,一是因为这种研究方法的易于掌握,
二是因为中国民居类型的丰富。这种研究状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与 20 世纪中国整体的
学术背景密切相关。近百年来,中国学术界一直在共同关注作为独特体系的中国文化与外来
文化的差异性[4],力图使中国文化形成在语法体系上与西方文化相近,在内容上可与之抗
衡的一整套学术文本,建筑历史研究领域也不例外。单看民居研究,我们就可以看出它要形
成一个中国范围内民居研究系统的学术动力与倾向,而且确实出现了一些著述,非常系统
地涵盖了中国各地民居类型研究(例如孙大章先生的著作《中国民居研究》)。在这些成果取
得并且可以预料还有相似性的成果将不断涌现并日益完善这一学术框架和体系时,我们发
现,这一学术框架和体系并不是十分完美,它的缺憾正在于它的研究方法。在它的研究方法
中,无法获得聚落主体(即人)的社会生活与空间的对应关系,它更多地强调了研究对象

的 器物层 的一面,而忽略了作为空间主体的人的个人生活。如果说在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
研究中,陵墓、坛庙等类型的建筑尚可以部分地忽略建筑与人的关系的话,那么民居这一类

“ ”

型则是最不应该忽略的一个研究类别。说得简明而通俗一些,即是民居研究不能只研究 居 ,

“ ”

而忽略 民 ,忽略则不完整。

2. 当代学术研究的价值转向对民居研究的启示
中国的学术研究状况一向与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紧密相关。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在 1976 年
(毛泽东逝世)前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从前期左倾的激进转变为此后右倾的自由与开
放。在 1976 年之前,普遍关注的是表达民族、国家和革命的宏大主题,而此后,则逐步转

向对地方文化与现实世界的关注,这是一个从 大叙事 转向 小叙事 的过程。其实这一转向
并非是中国孤立的文化现象,它与 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范围内对现代主义的质疑与诘难是
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