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抗战期间 担心学校教育缺少传统建筑设计的训练,提出桂辛奖学金的设想。于 1942 年 、
1944

……

年举办了两届建筑设计竞赛

题目是国民大会堂设计,要求做传统的建筑形式

[2]。1942 年第一名是郑孝燮,1944 年第一名是朱畅中。这些举动鼓励了年轻人在现代
建筑学习过程中关注并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建国初期,以梁思成为代表的新中国建筑教师迸发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在教学制度

和课程结构等方面,开始了大规模的复古训练。受此影响, 学生在设计作业之中纷纷采

用复古样式,在各种类型的建筑上加上大大小小的官式 大屋顶 ,并采用了多种传统建筑

的细部作为装饰 [3]。此外,在远离政治中心的华南,以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为代
表的教师通过岭南民居建筑研究,在以各种构造技术、空间组织解决亚热带炎热气候问题
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也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建筑教学和创作之中,探索具有岭南地域
建筑特色的教学和创作道路。
  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结合传统园林和民居研究产生了大量丰硕成果,建筑界及院
校师生在设计中将自由灵活的民居形式与具有类似空间及形体特征的现代建筑相结合,
如莫伯治等设计的广州矿泉客舍,尚廓等设计的桂林芦笛岩风景建筑。这些作品超越了外
在形态追求而具有建筑本体上的意义,是与当地气候、技术、环境、经济和生活方式相结合
的产物。他们将这种方法看成中国现代建筑的理想之路,取代以前用宫殿式大屋顶、彩画

装饰和对称庄严表现 民族形式 的手法。
  8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后现代理论、新乡土理论等传入中国,建筑界进入了

多元化的创作阶段。中国建筑师对地域建筑开始从自发状态变为主动追求,提倡 建筑风

格来自民间 [4

——

]、 民居

创作的源泉 [5]。齐康先生设计的福建武夷山群体建筑、

黄汉民先生设计的福州西湖 古蝶斜阳 等建筑,都从乡土建筑中提升,传承新乡土建筑
风格。在建筑教育界也普遍认为这种方式是形成地域特色的有效手段,原重庆建筑工程学
院曾开设乡土建筑设计课程,着重从方法上训练学生在当地原有建筑中提炼具有特点的
图式或符号,然后设法创作涵盖这些图式或符号的新形式,以寻根和对原有建筑认同的
角度进行创作[6]。
  进入 90

年代,随着吴良镛先生 广义建筑学 理论的提出及批判地域主义的引入,建

筑界及院校师生围绕着什么是地域建筑,如何表达地域建筑两个问题进行多方面讨论,
探索基于建筑本体的地域化思想及创作手法。
  二、中国地域建筑教育的现状
  目前,国内建筑教育正处于由学院派教学体系向现代建筑教育模式过渡的转型期,
各建筑院校在本科教学中均开设了与地域建筑教育有关的课程(表 1)。下表选择了中国

建筑院校 老八校 的部分院校( 老八校 办学时间长,教学体系相对完整,在中国建筑
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分别代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建筑教育情况。从表
1 可以看出现阶段地域建筑教育仍存在一些 问题。

?

 

  (一) 理论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够完善
  从以上四校地域建筑教育课程设置情况可以看出,高校建筑教育在理论教学上还存
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各校在本科阶段都开设了史论课,比较注重传统建筑教育,但缺乏
对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系统讲解,特别是没有对当代中国在地域建筑上取得的丰硕成果进
行分析与研究,基本上还是延续传统建筑教育模式;第二,各校地域建筑理论教学计划
缺乏系统性。各校几乎把史论课和理论深化课集中在高年级阶段,不注重低年级学生的地
域文化熏陶,并且没有贯穿一到五年级理论教学的全过程。另外,在教学大纲中也没有明
确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写读书笔记。学生设计理论较贫乏,在设计风格上抄袭成风或
追求明星效应。而对比其他国家和地区,英国剑桥大学要求学生在三年本科阶段学习中写
16 篇论文,台湾有的大学把《体验建筑》列为学生专业入门读物,并把《城市意象》

《美国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