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此相对照,戈尔莱的《符号学与翻译问题》一书则是纯理论研究的代表。通过对这三本书的
考察,我们不仅可以管中窥豹,看到当今西方两个主要译学研究派别的某些特点,而且
可以对西方的纯理论研究略有了解。


近二十年来,对比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和翻译理论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将这三者结合
起来研究的论著尚不多见。哈廷姆的《跨文化交际》一书在这方面作出了可喜的努力(详见
Shen
1999)。哈廷姆在书中提出了一个语篇处理的理论模式。它包含语境、语篇结构和语篇组织
这三大部分。在探讨语境时,哈廷姆主要采用了语域理论(thetheory of register),但将符
号 学 和 语 用 学 ( 主 要 用 于 意 图 研 究 ) 也 纳 入 了 语 域 分 析 , 如 下 图 所 示 ( Hatim 
1997:22):

哈 廷 姆 认 为 规 约 性 交 际 ( Institutional Communicative Transaction

) 、 语 用 行 为

(PragmaticAction

)和 符号互动 (Semiotic Interaction)这三种语境成分对于语篇类型、

语篇结构和语篇组织起决定性的作用。他以该模式为框架,以英语与阿拉伯语之间的翻译
为分析对象,对语篇类型、语篇结构和语篇组织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就语篇类型来说,哈
廷姆区分了说明文和论证文这两大类。就语篇结构而言,哈廷姆主要对段落划分、嵌入主
文本中的次文本的作用等展开了讨论。至于语篇组织,哈廷姆探讨了文本中的主谓递进、
句间衔接手段、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等多种因素。该书在围绕作者提出的语篇处理模式进
行了充分讨论之后,又扩大范围,针对语篇类型与礼貌策略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待来自两
个不同文化的文本以及如何翻译非虚构性文本中的反讽性成分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总的来说,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与众多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译学研究论著相类似,
该书以一个理论模式为中心,逐层推进地展开讨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2)与传统的语
言学翻译理论形成对照,该书十分强调情景语境的作用。譬如第 11 章在探讨语篇中表达
情感的语言手段时,注重对权力关系和和意识形态之影响的探讨。(3)
该书探讨的是超过句子这一层次的语篇类型、语篇结构和语篇组织,并关注这三个层次之
间的交互作用(参见 Nord 1991)。(4) 该书还注重对翻译总体策略的探讨。譬如在探讨直
接/

 

间接引语时,哈廷姆指出阿拉伯人在写新闻报

导时,习惯用间接引语。在将英文新闻报导中的直接引语译入阿语时,译者应采用一种间

接的或者 半直接 的形式,这样方能在修辞功能上达到对等。由于以上这些特点,该书较
好地揭示了语篇的组合机制和交际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因素,为译学研究提供了不少新的

洞见。正如诺伊贝特和施莱夫所言,语篇语言学模式将翻译对等建立在 语篇和交际的层

次上,而不是句子和词汇的层次上 ,因此为译学研究提供了 比句子语言学更为强有力

的分析工具 (Neubert& Shreve 1992: 24 )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不仅致力于将对比语言学和语篇语言学运用于翻译研究,而且注重
通过翻译研究来检验和丰富这两个语言学派。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仅仅将语言学模式当

作工具的译学研究。该书证明 在进行对比分析时,若不以话语为基础就无法达到完整。同
样,缺乏对比基础的话语分析也难以达到完整。翻译则为语言对比提供了最为适用的研究

框架。 (Hatim1997: x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