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气体。孕育处理时,这些气体将进入铁液中发生激溅,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反应性
气孔。
  4 反应性气孔的消除方法
  4. 1 提高铁液的浇注温度
  铁液浇注温度高,则铁液液态时间长,有利于气体及溶渣的上浮排出,不易发生(  
10)反应,这是消除反应性气孔的最有效方法。在这批出口铸件的生产中,就将铁液的出
炉温度提高到 1430 以上,浇注温度提高到 1390 1400 .
  4. 2 严格控制铸型水分含量,提高透气性灰铸铁件的生产,大多采用湿型粘土砂型
铸造,这时型芯砂水分一定要严格控制,并尽可能降低。
  对于易发生反应性气孔的铸件,型芯砂水分含量尽可能低于 5%.并注意起模修型时,
尽可能不刷水或少刷水,以免铸型局部水分过大。另外还要尽可能提高铸型的透气性,一
般要大于 80.对一些重要铸件,必要时,铸型可采用干型或表面烘干型。在上述出口电机
座铸件的生产中,就采用了表面烘干型铸型。
  4. 3 尽量减少浇注前铁液的含气量凡与铁液接触的器具,如出铁槽、浇包、撇渣勺、挡
渣挡铁等,均应预热并烘透。浇注前将溶渣尽可能地清除干净。铁液出炉温度要高,并要
静置,以利铁液中气体的上浮排出。
  4. 4 防止铁液氧化除在熔炼和孕育处理时,注意加入的炉料及各种材料要严格控制
强氧化元素如 Al、Mg、RE 等含量外,还可在铸型的型芯砂中加入煤粉或重油等附加材料,
以增加型内的还原气氛,减少和防止反应性气孔形成。尤其是一些重要铸件和易出现皮下
气孔的铸件,更应如此。在这批出口铝铸件的生产中,均在型芯砂中加入了 4% 5%煤粉。

4. 5 严格控制铁液中 S 和 Mn 元素的含量 S、Mn 元素结合可形成 MnS

 

, MnS 含量高则

 

易形成渣气孔(反应性气孔的一种)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铁液中 S、Mn 元素的含量。对于
易出现反应性气孔的铸件,可将 Mn、S 元素的规定值降低。
  另外,提高铁液浇注温度也可以降低 MnS 的含量。因为铁液温度高,反应便向左方
向进行,这样即使 S、Mn 含量稍高,也不会形成 MnS,因此也减小了 S、Mn 元素的危害
作用。
  4. 6 孕育剂的充分预热对强度要求较高和较重要的铸铁件,均要采用孕育铸铁,即
对灰铸铁铁液进行孕育处理,且孕育剂必须经破碎后进行充分的预热烘烤,以除去其上
的气体和水分,并减小与金属液的温差。我们采用了粒度为 3 5mm 的 75SiFe 作为孕育剂,
并预热烘烤至 200 时再加入铁液中进行孕育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