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科技传播》

2010•11(上)

25

理论研究

Theoretical

 

Research

此阶段可能影响到造价的 5%。图纸会审中发现的问题 ,可

能只是施工中会遇到问题的一小部分 ,关键是施工阶段暴露的问
题才多 ,这取决于现场工程师的专业水平及敬业精神 ,还有施工
单位的施工经验等 ,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到造价的 5% 以上。

9 分包单位的选择

由于建设项目从技术上说越来越密集 ,专业分工也越来越明

确 ,高级装饰、机电设备、特殊工程、垄断、劳务承包等都会造
成相应分包 ,骑在整个项目造价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重 ,因此对分
包的选择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里我们主要说的是甲方指定分包的情况 ,他又包括指定承

包人分包和指定分包人分包。无论哪种分包对其管理必须严格把
关 ,并且做好责任延续、配合施工、工期衔接等等。

对于在使用上会造成重大影响并经常会出现问题的工程决不

能搞甲方指定分包 ,如防水、外墙面砖、保温、给排水、暖气等 ,
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责任不清 ,我认为这些工程最好采取甲参
与乙分包、甲参乙招标、甲定价乙分包等形式 ,尽量把责任都规
避到一家 ,就百利而无一害了。

对于分包中总包管理费和施工配合费问题合同中一定要写清

晰 ,分清专业配合费和专项配合费计费基数、水电使用结算方式等。
分包一定要注意时间 ,避免窝工损失、机械停置、工期拖延可能。

造价人员此阶段的任务是把指定承包人和指定分包人的合同

写好 ,不留漏洞。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份额也应该占 10%左右。

10 设计优化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 ,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甲方自己提出的

设计变更或现场签证。施工方提出的设计变更或洽商 ,大多只有
利于施工方 ,设计方提出的设计变更多从技术上考虑。

设计优化的难点就是在于怎么把握这个量度 ,这就需要造价

人员去分析了。这个阶段可以实现不小于 5%的控制比例。

11 施工中增加造价部分的管理

包括对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施工索赔、经济洽商、技术联

系单、验收资料等的管理 ,这部分造价人员都会 ,我只说明其中
一项 ,就是定额没有的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的确定要及时、合理。

这个阶段处理得当也可以优化 10%的造价。

12 材料市场价格的掌握

一般建筑工程中材料占工程造价的 60% ~70%,而且材料因

为产地、运输距离、买卖双方、品牌、生产时间、政策、天气、

时间、原料、质量品质等等因素的不同会造成价格差异很大 ,而
且由于建设项目的周期一般短则一年多则数年 ,所以在建设过程
中会有材料价格波动情况出现 ,尤其是装饰材料的价格变动会更
大 ,但是政府出台的相应建筑工程材料价格信息不但闭塞、材料
品种不全、实效不及时 ,大多有利于施工单位 ,有的地区实行材
料价格指派员制度 ,就是到某特定时间 ,这些人打听市场行情之
后汇报 ,然后根据汇报结果出价格信息 ,正确性时效性难以把握。

造价人员不应该完全相信政府的价格信息 ,而应该做到 :第

一自己走访市场 ,了解材料各个参数 ;第二收集整理经销商信息
和生产商信息 ,对比政府的价格信息找出差异 ;第三深入工地询
问一线操作工人 ,了解一些综合单价或分解单价 ;第四就是货比
三家不吃亏 ,多多联系诚信商家。

总之 ,材料价格的掌握是最烦琐最耗费精力的工作 ,不过一

旦你掌握了 ,对公司对自己都有极大好处 ,处理得当甚至可以节
约造价 15%以上。

13 结算审计

这是项目实施的最后阶段 ,即是施工单位钻空子、提高费用

的最后的机会 ,同时也是建设单位控制造价的最后阶段。造价人
员一般应该秉承的原则是 :第一 ,合同协议及造价变更资料的时
效性(国家文件实效 ,7、14、28 天的规定等)、合法性(是否合
同风险范围)、完备性(签字盖章等);第二 ,矛盾问题解释顺序
一致性(所有文件是否统一),即造价书上的 9 个顺序 ;第三 ,事
件的责任清理 ,如果由于施工方说法模糊 ,一般是按最不利于施
工方的解释来处理 ;第四 ,熟悉规范标准中强制执行条文 ,防止
施工方无中生有浑水摸鱼 ;第五 ,分析总包分包、工艺标准等情
况 ,防止施工方高估冒算 ;第六 ,依照造价书中的说法一步步审
核。这样作基本保证你的结算完整并比较正确 ,一般差额在 1%
~3%之内就算合理 ,精度要求越高审计时间越长耗费精力也越大。
结算审计本着客观、独立、科学、公证的原则 ,对双方均有好处。
这个阶段由于处在最后 ,一般占比例总造价的控制范围的 10%。

14 结论

在实际的工作中 ,由于不同项目所处的环境、规模、用途等

条件的变化 ,以及从事这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差别 ,实际
的控制结果也有着很大的变化 ,不能一概而论 ,需要在项目之初
就要进行全面和详细的分析 ,找出控制的重点 ,然后在相应的过
程和环节上给于足够的重视 ,并投入足够的力量 ,这样才能达到
应有的效果 ,实现节约成本 ,扩大效益的目的。

3.5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管理

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应用的关键因素是人。加强农

民的技术培训 ,吸引高技术人才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顺利应用的保障。一方面 ,各级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农业科技
人员、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民必须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充分利用农
村现有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和农业信息资源 ,学习和消化先进的
农业信息技术 ,用以指导生产和发展生产 ;另一方面 ,要加快农
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各农业院校应建立农业信息的专业 ,开
设农业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课程 ,或者举办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 ,

培训各种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剑生.网络信息技术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中

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4).

[2]段辉娜.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应用的对策研究

[D].河北农业大学,2004.

[3]舒伟权.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农业产业化[J].内蒙古农业

科技,2005(6).

(上接第40页)

参考文献

[1]许晓明,丁修茂.档案工作文集[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2]张文亮.关于电子档案管理的思考[J].云南档案,

2008(9).

[3]夏晴.高校档案的系统管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夏利宏.新形势下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

西部(下半月),2009(8).

[5]赵晏.浅谈加强电子档案管理[J].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12).

[6]唐雪妍.浅谈电子档案的管理[J].兰台世界,2006(15).
[7]张尚瀛.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M].华艺出版社,2006.

(上接第41页)

11月上.indd   25

2010-11-5   17: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