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罗杰斯并不认为 中国成为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 ,

而且他诚恳地表示,相比于追求形式,追求建筑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建筑并非一定

要达到让人惊叹的地标性结果。

  记者:新世纪以来,北京诞生了很多地标性建筑,比如鸟巢、国家大剧院、央视新

……

你怎么看这些外国大师在中国的作品?

罗杰斯:我对北京不是特别了解,对这些建筑也并不特别的清楚。不过,我觉得建筑
并非一定要达到让人惊叹的地标性结果。现在世界各地都兴起造楼运动,很多楼建起
来很快,质量并不是很高,因为太注重形式了。

  记者:有说法认为,中国已成为洋建筑师的试验场,而你们也有不少在中国的项
目,你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罗杰斯:不能说中国成为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现在我们所处的是全球化的社
会,我也并不是民族主义者,是赞同全球化的。世界很多城市的建筑都是由非本地设
计师设计的,我觉得中国设计师在这方面也有能力,因为今年的普利兹克奖获奖者就
是中国建筑师(指王澍)。在现代化建筑方面,中国建筑师并不落后于外国建筑师。

  应该说,从古自今,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都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伦敦也是在这
20 年里国际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为之做出贡献的是来自全球的人。

  记者:除了建筑师身份外,你还是位城市规划师。你觉得中国大城市在发展中最
缺的是什么?

  罗杰斯:中国大城市最缺的是设计得好、管理得好的公共空间,适合大型人群规
模的公共空间,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记者:那你能对北京的城市规划提几点意见吗?

  罗杰斯:这个需要很长时间的研究,不过现在最直接的感受是:北京汽车太多,
由此造成的危险和污染都很大。

解读代表作

  巴黎蓬皮杜中心没有宏大的门厅,管道设备、升降机和建筑结构都是外露的。这个
方案出来后的六年里几乎没获过一次正面报道,但竣工后,赞誉却越来越多。

  罗杰斯:设计之初,我们希望公众对其的体验能从外面就开始,每栋楼都能沟通,
里面在做什么能像一本书一样很容易看懂。我们希望它不是一个外表冷漠的纪念碑,
而是人们活动的空间。

  一座建筑物的应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像文化中心内,以前是图书,但现在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