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递 到 变 压 器 中 性 点 , 中 性 点 产 生 高 电 压 。 雷 电 流 分 流 至 开 关 柜 母 线 上 的
L1,L2,L3,N,PE 各线,N 线和 PE 线的电压同时升高,电压差为 0,但是入侵相线的
高频雷电流,由于经过变压器低压绕组,相位改变,和

N 线、PE 线电位差超过了电气设备

的承受能力,产生电涌。

  考虑到此处直击雷不可能通过架空线直接进入低压系统,而直击在建筑物上的雷电流
到达变压器中性点时已经大幅衰减,故

LPZ0B 和 LPZ1 的交界点不是电源进线开关,而是

在那个接地铜排上。因此低压开关柜进线开关处电涌保护器应选择

8/120 波形。

  

1、“由于土壤电阻率≤100 时,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等于其工频接地电阻,故每根引下

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均可等同于全厂接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

; T" A. G: a" [: |3 S* O5 l3 ~9 D! T

  对于这一点

GB 50057 附录三的解释条文中有一个注释,其只适用于引下线接地点距接

地体最远端距离不大于

20 米的情况。因此需妥善考虑。

  

2、“以上表述有无错误?雷电流通过导线是否同样也会产生较大的电感?是否也会有个

计算范围?如果有,这个范围应该多大?

BV-1x70 是否过大?”

& b) p4 y3 D, q! @" \

/ [% m( a1 u8 [$ h# E  _* ?; E+ _

  你说的很清楚,难得有说这么清楚的。如果你使用的是

BV-1×70 电缆,且从接地铜排

到接地体的电缆长度不大于

20 米的话,这段电缆上的压降是很小的,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不过一般是使用

BV-2 的电缆。对于接地连接线,个标准要求不一样,一般在 65 平方到 105

平方之间。

  

3、“当雷击建筑物时,通过避雷网——引下线——接地铜排——BV-120 导线,使雷电

流 传 递 到 变 压 器 中 性 点 , 中 性 点 产 生 高 电 压 。 雷 电 流 分 流 至 开 关 柜 母 线 上 的
L1,L2,L3,N,PE 各线,N 线和 PE 线的电压同时升高……”

/ M: J0 C8 ?# D

" h: P; z1 c0 s' E

  你这个路径我感觉有问题。线路上的阻抗怎么都比接地阻抗大,那雷电流为什么不流向
大地反要流向设备呢?我感觉你混淆了

‘反击电压’和‘反击电流’这两个概念。这种路径不成

立。

# y! n6 {9 f; g( p8 c5 a/ s

  

4、“考虑到此处直击雷不可能通过架空线直接进入低压系统,而直击在建筑物上的雷电

流,到达变压器中性点时已经大幅衰减,故

LPZ0B 和 LPZ1 的交界点不是电源进线开关,

而是在那个接地铜排上。

. J6 K1 Q* ?6 Y7 I2 Y6 o4 P

  这个是确立不使用

10/350 波形电涌保护器的理由吗?未免有点牵强……

  

5、“似乎全世界的低压开关柜都是通过架空线引入,而且还是低压架空线.”

  这个说的太绝对了。没有见过不等于没有。至少我见过全线地埋铠装

32 千米的线路。

$ p  V: a# J" `. c9 j) M& O

  

1.“只适用于引下线接地点距接地体最远端距离不大于 20 米的情况”

8 i, j% g& V6 q: |$ {

  这点我觉得有疑问:所谓

20 米是怎么出来的?如果把上述话改成“只适用于镀锌扁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