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评定的依据,但是通过该法的快速检验,施工人员可以对混凝土的强度情况有个大概的了
解,为其下一工序的施工提供参考。

 

  

2.2 钻芯法 

  钻芯法的优点是:①可以直接并有效的检测得到混凝土的强度;②检测试块的结果与
实际结构强度接近。其缺点是:①设备复杂,操作麻烦;②试件检测前的处理比较麻烦;③
钻芯法会对结构产生一定的损害。在实际的检测中使用钻芯法我们还经常遇到以下一些问题:
 
  

2.2.1 根据相关检测规范规定:在钻芯取样检测时我们应该按以下的优先顺序进行: ①

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②混凝土强度质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③便于钻芯机安放与操
作的部位④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并尽量避开其他钢筋,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
中往往首先考虑的是③和④这两条,从而忽视对最终结果影响甚大的第②条,我们在检测
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凸显钻芯法的局限性(代表性的部位有钢筋的话钻不了)。

 

  

2.2.2 由于钻芯法要求先把试块钻出来,这样就会导致试块一开始就具有缺陷,例如破

损和蜂窝等。这样就会使得实验结果会因为不同操作人员不同而大不相同,随机性很大,检
测结果各不相同。

 

  

2.2.3 我国目前对混凝土芯样判定的主要两个参考标准分别是《港口工程混凝土非破损

检测技术规程》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但是前者使用的范围是港口

工程的混凝土,不能够涵盖所有的混凝土工程,生搬硬套不合适;而后者规定的标准是针
对立方体试块设立的评定,它与以芯样为代表的抗压强度有一定的差距。在该标准中合格判
定系数最小取值是

0.85。目前我国的折减系数 KO 的取值接近上限,这个一方面对控制工程

质量是有利的但是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标准和高要求、工程建设
方面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笔者认为混凝土结构工程应该按照相关国家规定承载要求,保证
一定的富余系数并考虑混凝土后期的强度贡献就比较合理,因此折减系数

KO 的取值不宜

太高。

 

  

3 问题与探讨 

  对于回弹法笔者认为,由于全国混凝土原材料、搅拌工艺有极大的地区差异性,使用全
国统一曲线回弹评定其推定值与真实值相差较大,尤其是当预拌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及外
加剂时,将产生较大的偏差。经对试件用回弹法测试和破型试验发现,回弹结果较标准成型
试件强度偏低。因此,各地区应尽快建立本地区的回弹曲线,方可客观测定混凝土强度。对
于钻芯法,其能准确反映混凝土构件的实际强度,但对于取样后如何评定混凝土的实际强
度合格与否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主要问题在于标准养护与现场养护对砼强度影响方面。现行
的工程施工普遍采用大模板,此种模板密闭性能极好但不透气,振捣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聚
集在混凝土表面和大模板之间不易排出,致使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存在大量的微小气孔,
导致砼表面不够密实。如果养护不当,砼表面将不能有效进行水化反应,不仅有粉化现象,
而且混凝土碳化深度较大,将造成砼表面强度偏低。要科学评判预拌砼强度,首先就要从原
材料的质量控制抓起,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砼强度有足够的富余量;其次,
通过培训来提高建设方和预拌砼企业的质量意识,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成型、养护和
试验评定;最后,对有争议的规范条文应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合理解决有争议
的问题。

 

  总之,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出现强度不合格绝大多数是由于试件试压不合格,这与结
构实体不合格是有区别的,原因也比较简单,主要是试件取样、养护、试压等原因。但当实体
出现不合格时,原因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这里需要说得是即使当实体出现强度不合
格时,也可以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予以补足,不应仓促下结论。其实混凝土有时是非常脆弱
的,混凝土强度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是复杂的,需要我们像对待婴儿一样对待它们。对它们的